佛經 愣言經
阿含經菁華節錄
◎示看經法
◎凡例
◎序言
一、貪愛
二、無常
三、護心
四、慈善不放逸
五、四諦四念處
六、因緣果報
七、醫心智慧
八、憶念佛語
九、佛陀為阿那律穿針
附錄:佛說當來變經
附錄:生活銘記要點
示看經法
保寧勇禪師
夫看經之法,後學須知,當淨三業,若三業無虧,則百業具集。三業者,身口意也。
一、端身正坐,如對聖容,則身業淨也。
二、口無雜言,斷諸嬉笑,則口業淨也。
三、意不散亂,屏息萬緣,則意業淨也。
內心既寂,外境俱捐,方契悟於真源,庶研窮於法理。可謂水澄珠瑩,雲散月明,義海湧於胸襟,智嶽凝於耳目,輒莫容易,實非小緣,心法雙忘,自他俱利,若能如此,真報佛恩。
一旦無常到 方知夢裡人
萬般將不去 唯有業隨身
凡例
(1)中.一二三:表示該段經文,摘自漢譯佛光大藏經《中阿含經》第一二三經;
增.一八0:表示該段經文,摘自漢譯佛光大藏經《增一阿含經》第一八0經;
雜.三0:表示該段經文,摘自漢譯佛光大藏經《雜阿含經》第三0經;
長.二:表示該段經文,摘自漢譯佛光大藏經《長阿含經》第二經;
(2)《大正二九.六七五上》表示《大正新修大藏經》第二九冊第六七五頁上欄。
(3)「◎」符號,是該段經文的佛學名詞和字義,供參考用。
(4)「※」符號,是該段經文的贅言,供參考用。
序言
「阿含經」是原始佛典的重要經文, 內容記載佛陀在世啟示多聞聖弟子修行的金玉良言。
這本書是依莊春江居士所著的「阿含經隨身剪輯」為底本改編。
人們總將佛法分大、小乘二乘 並阿含經歸類小乘經典,事實上,對真正追隨佛陀教育的修行者而言,都是平等重要且誓必要參學的,「大乘地藏十輪經」提到:「無力飲池河 焉能吞巨海?」若連小乘一池河水的功德 都無力掬飲體悟,豈能啜飲明瞭大乘無量久遠浩瀚大海的功德?故知「阿含經」對修身養性是最為根深柢固的重要經典,是吾等入大乘佛法的主要根基,亦是體會佛陀生命真理教育的箴言。南無阿彌陀佛!
三寶弟子 敬十
佛曆二五四六年五月 於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
開經偈(請恭敬合掌念)
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(三遍)
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
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
壹、貪愛[1]
一曰摶食麤細[2],二曰更樂(觸[3]),三曰意念,四曰識[4]也。彼四食[5]者,因愛、習愛,從愛而生,由愛有也。(中.二0一)(嗏帝經)
◎佛學名詞和字義:
[1]貪愛:對五欲貪著愛著。貪與愛同體異名。五欲是.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。色是指美麗的色相;聲是指宛轉的聲音;香是指芬芳的香氣;味是指可口的味覺;觸是指適意的觸樂。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貪欲之心,故名五欲。或是泛指財欲、色欲、飲食欲、名欲、睡眠欲。
[2]「摶」食「麤」細:摶,音團,普通物質的食物。麤,音義同「粗」。
[3]觸:感觸。「觸食」是四食之一。
[4]識:心的別名,了別之義。心對於境而了別,叫做識。「識心」是六識或八識之心王。「識住」是識所安住或愛著的境界。「識身」是心身。「識食」是地獄和無色界的眾生全靠識來保持身體,謂之識食。
[5]四食:四種長養支持身命的東西。一、段食,即普通物質的食糧;二、觸食,即感官與外境的接觸;三、識食,即知覺;四、思食,即思想或意志。
※生存的食物,分四種:一.飲食(搏食)二.情感(觸食→受)三.生希望意(思食→意念)四、攀緣執取,為貪憂的識(識食),第一種是物質上的,餘三種屬精神的。
二、眾生[1]於無始生死,無明[2]所蓋,愛結[3]所繫,長夜輪迴生死,不知苦際[4]。譬如狗,繩繫著柱,結繫不斷故,順柱而轉,若住、若臥,不離於柱。
如是凡愚眾生,於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[5]不離貪欲,不離愛,不離念,不離渴,輪迴[6]於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隨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轉,若住、若臥,不離於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。(雜.四四)
[1]眾生:又名有情,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。集眾緣所生,名為眾生,又歷眾多生死,名為眾生,十法界中,除佛之外,九界有情,皆名眾生。
[2]無明:不明白道理,亦即愚痴的別名。無明父是無明與貪愛結合而生我,因此無明好比是父,貪愛好比是母。
[3]愛結:結就是煩惱的別名,因煩惱能使眾生結縛於生死。愛結就是貪愛。詳見第85頁結條。
[4]「苦際」:(術語)苦之最終。受生死苦最後之身也。法華經序品曰:「若人遭苦,厭老病死。為說涅槃,盡諸苦際。」大部補注六曰:「婆沙云:或有說者,阿羅漢最後陰,是苦際。」
[5]五蘊:蘊是積集的意思,五蘊就是色蘊、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。「色」是一般所說的物質,變礙為義,是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種所造;「受」是感受,領納為義,其中包括苦、樂、捨三受;「想」是想像,於善惡憎愛等境界中,取種種相,作種種想;「行」是行為或造作,由意念而行動去造作種種的善惡業;「識」就是了別的意思,由識去辨別所緣所對的境界。在此五蘊中,前一種屬於物質,後四種屬於精神,乃是構成人身的五種要素。「五蘊非有」是謂色受想行識五蘊所構成的人身是虛妄不實的,因為當五蘊分散時,人身也就沒有了,所以說五蘊非有。「五蘊皆空」的話五蘊是色受想行識,色從四大假合而有,從想行識由妄念而生,故此五蘊諸法,如幻如化,從因緣生,本無實性,當體即空,故謂五蘊皆空。
[6]輪迴:謂眾生從無始以來,展轉生死於三界六道之中,如車輪一樣的旋轉,沒有脫出之期。
三、(一)貪欲[1]、(二)瞋恚[2]、(三)憍慢[3]、(四)癡、(五)疑、(六)見、(七)欲世間;此七使[4],使眾生永處幽闇[5],纏結[6]其身,流轉世間,無有休息,亦不能知生死根原。
猶如彼二牛,一黑一白,共同一軛[7],共相牽引,不得相遠。
由此七使,便有三惡趣[8]:地獄、畜生、餓鬼;由此七使,不能得度弊魔[9]境界。(增.三五七)
[1]貪欲:貪愛五欲;「貪」是多求無厭的意思;「貪著」是貪心很堅固。「欲」是能引起人們貪愛的心;「欲愛」是對五欲的貪愛或欲界眾生的貪愛;「六欲」是指色欲、形貌欲、威儀姿態欲、語言音聲欲、細滑欲、人相欲。參見第9頁貪愛條。
[2]貪瞋痴:貪是貪欲,瞋是瞋恚,痴是愚痴。瞋是惱怒打罵傷害別人,瞋心是瞋恚無忍的心,因貪瞋痴能毒害人們的身命與慧命,故名三毒。瞋恚火是怒火(喻)怒火能將人的一切功德燒毀。
[3]憍慢:自大高傲的心理。
[4]七使:(名數)一、欲愛,欲界之貪欲也。二、恚,瞋恚也。三、有愛,色界無色界之貪欲也。四、慢,慢煩惱也。五、無明,痴惑也。六、見,五邪見也。七、疑,疑四諦之理也。「使」驅使。「七使」謂七種無明煩惱驅使眾生流轉生死的力量。六根本煩惱是指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不正見。貪是貪愛五欲;瞋是瞋恚無忍;痴是愚痴無明;慢是驕慢自大;疑是狐疑猜忌;不正見是不正的見解,包括身見((薩迦邪見)執取五蘊根身)、邊見(執取常斷二見)、邪見(謗無因果,壞諸善事)、見取見(執持成見,非果計果)、戒禁取見(執持不正戒,非因計因)等。貪瞋痴慢疑加上五不正見,成為十根本煩惱,又名十惑,或十使。
[5]幽闇:幽深陰暗。闇,同「暗」,音暗。
[6]纏結:纏繞糾結。
[7]軛:車前橫木兩端,用來扼住牛馬頸部的器具,音惡。
[8]三惡趣:又名三惡道;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。地獄屬上惡,餓鬼屬中惡,畜生屬下惡。
[9]魔:梵語魔羅的簡稱,華譯為能奪命、障礙、擾亂、破壞等,即能害人性命和障礙擾亂人們修道的餓鬼,欲界第六天之天主即是魔王,他的名字叫做波旬,時常率領其眷屬向人界的修道者作種種的障礙和干擾。「魔戒」是謂比丘為求名聞利養而持戒。「魔障」是惡魔所作的障礙。止觀說是「魔病者與鬼亦不異。鬼但病身殺身;魔則破觀心,破法身慧命,起邪念想,奪人功德,與鬼無異。」天魔是代表極惡,佛陀是代表至善。
四、愛[1]為網、為膠、為泉、為藕根、為亂草、為絮,從此世至他世,從他世至此世,往來流轉,無不轉時。(雜.九七六)
[1]愛:「愛著」是貪愛不捨的意思;「愛執」是愛惜執著;「愛縛」和「愛繫」皆指恩愛的繫縛。
五、諸有眾生,興欲愛想[1],便生欲愛,長夜習之[2],無有厭足。(增.一三六)
[1]欲愛想:欲想即貪愛五欲的意思;欲愛是對五欲的貪愛或指欲界眾生的貪愛。參見第9頁貪愛條。
[2]長夜習之:長久以來的習性。
六、眾生未離欲,為欲愛所食,為欲熱所熱,而行於欲。如是,欲轉增多,欲愛轉廣,然彼反以欲愛為樂。
若不斷欲、不離欲愛,內息心,已行、當行、今行者,終無是處。(中.一五三)(鬚閑經)
※不斷貪欲,而想獲得內心寧靜,終無可能。
七、怨憎、恩愛,此二法由愛興,由愛生,由愛成,由愛起。當學除其愛,不令使生。(增.一七四)
八、若愛生時,便生愁慼[1]、啼哭、憂苦、煩惋[2]、懊惱。(中.二一六)(愛生經)
[1]慼:憂愁、悲傷之意,音七。
[2]惋:驚駭、歎息,音萬。
九、佛告聚落主:是故,當知眾生種種苦生,彼一切皆以欲為本:欲生,欲習(集),欲起,欲因,欲緣而生眾苦。(雜.九0五)
十、於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愛喜者,則愛喜苦。愛喜苦者,則於苦不得解脫。(雜.七)
十一、不見一法最勝最妙,眩惑[1]世人,不至永寂,縛著牢獄,無有解已:所謂男子見女色(女子見男色)已,便起想著,意甚愛敬。意不捨離,周旋往來,今世後世,迴轉五道[2],動歷劫[3]數。是故,當除諸色,莫起想著。(增.五九)
[1]眩惑:迷亂困惑。眩,音炫。
[2]五道:(名數)為有情往來之所,故曰道。有五處:一地獄道,二餓鬼道,三畜生道,四人道,五天道。與五趣同。
[3]劫:梵語劫簸的簡稱,譯為時分或大時,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計算的極長時間。
十二、尊者多耆奢,入城乞食,見一女人,極為端正,見已,心意錯亂。阿難報曰:「知欲顛倒法,心意極熾然;當除想像念,欲意便自休。」
尊者多耆奢,生此想念:汝今形體骨立皮纏,亦如畫瓶,內盛不淨,誑惑[1]世人,令發亂想。觀彼女人,從頭至足,此形體中,有何可貪?三十六物[2]皆悉不淨?
今觀他形,為不如自觀身中,此欲為從何生?為從地種、水種、火種、風種生耶?是時,尊者便作是念:此欲者但從思想生。
欲我知如本,但以思想生;
非我思想汝,則汝而不有。
色如聚沫,痛如浮泡,
想如野馬,行如芭蕉,
識為幻法,最勝所說。思惟此已,盡觀諸行,皆悉空寂,無有真正,皆由此身,善逝[3]所說。(增.三一六)
[1]誑惑:欺騙迷惑。誑,音狂。
[2]三十六物:(名數)人身有三十六之不淨物。涅槃經二十四曰:「凡夫身三十六物不淨充滿。」分為三類:一、外相十二:髮、毛、爪、齒、眵(眼睛的分泌物,俗稱為眼屎)淚、涎、唾、屎、溺、垢、汗。二、身器十二:皮、膚、血、肉、筋、脈、骨、髓、肪、膏(心臟與橫隔膜間的部位)、腦、膜。三、內含十二:肝、膽、腸、胃、脾、腎、心、肺、生藏、藏、赤痰、白痰。見大疏演義鈔三十。
[3]善逝:(術語)梵名須伽陀Sugata,譯曰善逝,又曰好去。諸佛十號之一。十號之第一曰如來,第五曰善逝。如來者,乘如實之道而善來娑婆界之義。善逝者,如實去彼岸不再退沒生死海之義,以此二名顯來往自在之德。
※尊者「多耆奢,入城乞食,對一女人起情欲,心動意愛佛陀教導不淨觀,平息情欲。」
十三、今日為著何處?猶如癰[1]瘡,無一可貪:眼如浮泡,亦不牢固,幻偽非真, 誑惑世人;耳、鼻、口、身、意皆不牢固,欺詐不真。
口是唾器,出不淨之物,純含白骨。
身為苦器,為磨滅之法,恒盛臭處,諸蟲所擾;亦如畫瓶,內盛不淨。
是故,當專其心,思惟此法幻偽不真。思惟眼、色無常[2],所有著欲之想,自消滅。耳、鼻、口、身、意皆悉無常,思惟此已,所有欲意,自當消除。(增.三四一)
[1]「癰」瘡:一種皮膚和皮下組織的化膿性及壞死性炎症。癰,音庸
[2]無常:無有常住。參見第37頁無常條。
十四、當觀此欲為從何生?復從何滅?如來[1]所說:夫去欲者,以不淨觀[2]除之。欲從想生,以興想念,便生欲意,或能自害,復害他人,起若干災患之變,於現法中受其苦患,復於後世受苦無量。
是故,當除想念,以無想念,便無欲心,以無欲心,便無亂想。(增.二九一)
[1]如來:佛十號之一,因佛乘真如之道,來成正覺,來三界垂化。
[2]不淨觀:五停心觀之一,即觀察自己和他人的身體皆污穢不淨,可治貪欲。
※欲念起於想,須從消除想念下手。
十五、何因何緣,新學年少比丘[1],出家未久,修持梵行[2]純一清淨[3]?
(一)若見宿人[4]當作母想,見中間者,作姊妹想,見幼稚者,當作女想。
(二)此身從足至頂,骨幹肉塗,覆以薄皮,種種不淨充滿其中,周遍觀察。
(三)應當守護根門[5],善攝其心[6]。若眼見色[7]時,莫取色相[8],莫取隨形好,增上執持。若於眼根,不攝斂[9]住,則世間貪覺惡不善法[10],則漏[11]其心。是故,此等當受持[12]眼律儀[13]。耳聲、鼻香、舌味、身觸、意法,亦復如是,乃至受持意律儀。(雜.二五九)
[1]比丘: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稱,男的叫比丘,女的叫比丘尼。比丘含有三義,即一、乞士,就是一面向社會群眾乞化飲食,以資維持色身,一面又向慈悲的佛陀乞化法食,以資長養法身。二、破惡,此惡是指心中的種種煩惱而言,出家人修戒定慧三學,撲滅貪瞋痴等煩惱,以便達到了生脫死的目的。三、怖魔,六欲天的天魔希望一切的眾生皆為魔子魔孫,永遠受他的控制,可是出家的佛弟子目的卻在跳出三界,以解脫為期,大家都很認真修行,不為天魔外道所擾亂,於是魔宮震動,魔王怖畏起來,故謂之怖魔。
[2]梵行:清淨的行為,也就是斷絕淫欲的行為。修梵行的人死後可生於梵天。
[3]清淨:1.離惡行的過失,斷煩惱的垢染,叫做清淨,這是障盡解脫的離垢清淨。2.指超諸善惡無對待的清淨,這是性淨解脫的自性清淨。
[4]宿人:年長之人。
[5]根門:眼等六根是漏出種種煩惱和入種種妄塵的門戶。「六根」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眼是視根,耳是聽根,鼻是嗅根,舌是味根,身是觸根,意是念慮之根。根者能生之義,如草木有根,能生枝幹,識依根而生,有六根則能生六識,亦復如是。其中何根生何識,各有其界限,不相混,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識,並不能生耳鼻等識,餘可類推。
[6]攝心:收攝散亂的心意。
[7]色:指一切有形象和佔有空間的物質。色可分為內色、外色、顯色、表色、形色五種。內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,因屬於內身,故名內色;外色是指色聲香味觸之五境,因屬於外境,故名外色;顯色是指我們常見的各種顏色,如青黃赤白等等;表色是指有情眾生色身的各種動作,如取捨伸屈等等之表相;形色是指物體的形狀,如長短方圓等等。「色心」指色與心。色是指有形的物質;心是指無形的精神。「色身」是由四大等色法所組成的肉身。「色法」指一切有形的物質。
[8]色相:一切物質顯現於外可以眼見的形相。
[9]斂:收束、不放逸之意。
[10]善法:合理益世之法,如五戒十善是世間的善法,三學六度是出世間的善法。
[11]漏:煩惱的別名,含有漏泄和漏落二義。貪瞋等煩惱,日夜由六根門頭漏泄流注而不止,所以叫做漏,又煩惱能使人漏落於三惡道之中,所以也叫做漏。一切有煩惱之法就叫做有漏法,無煩惱之法就叫做無漏法。
[12]受持:領受憶持。
[13]律儀:律是戒律,儀是儀則,謂佛所制定的戒律可以使人防非止惡,乃是吾人立身處世的儀則。
※斷除性欲三種觀法:一、年長的當成母親,年紀相近的當成姊妹,年紀小的當成女兒,二、不淨觀,三、攝心,守護六根。
十六、當捨淨想,思惟[1]不淨想;捨有常想,思惟無常想;捨有我想,思惟無我[2]想;捨可樂想,思惟不可樂想。所以然者,若思惟淨想,欲心便熾盛;若思惟不淨想,便無欲心。
欲為不淨,如彼屎聚;欲如□鵒[3],饒諸音響;欲無返復,如彼毒蛇;欲如幻化,如日消雪;當念捨欲,如棄家間;欲還自害,如蛇懷毒;欲無厭患,如飲鹹水;欲難可滿,如海吞流;欲多可畏,如羅剎[4]村;欲猶怨家,恆當遠離;欲猶少味,如蜜塗刀;欲不可愛,如路白骨;欲現外形,如廁生華;欲為不真,如彼畫瓶,內盛醜物,外見殊特;欲無牢固,亦如聚沫。
是故,當念遠離貪欲之想,思惟不淨之想。(增.四一七)
[1]思惟:思考。
[2]無我:1.無有實我。2.忘卻自己。無我想是指無我的思想。
[3]□鵒:音「渠育」鳥名,八哥。
[4]羅剎:惡鬼的總名,男的叫羅剎娑,女的叫羅剎私,或飛空,或地行,喜歡食人的血肉。「羅剎國」指食人惡鬼的住處,在大海之中。
十七、作是觀察,解了淫[1]坑之火,猶如骨鎖、肉聚、蜜塗利刀、果繁折枝、假借不久。亦如劍樹、毒樹,如毒害藥,悉觀了知,便能得度欲流、有流、見流、無明流[2],此事必然。(增.一二0)
[1]淫:十惡之一,即男女的交合。在五戒裡有正淫和邪淫的分別,正淫是指夫婦之淫,邪淫是指夫婦以外之淫,但在八戒裡就無正邪的分別,一切淫事,都在嚴禁之列。淫欲是指色欲。
[2]「欲流、有流、見流、無明流」:(名數)流是指四種之惑,四種之惑使人漂流於三界之生死海,故云流。一欲流,欲界之一切諸惑也,但除見及無明。二有流,有是指三界的果報,三界的果報實有,故云有,是上二界之一切諸惑也,但除見及無明。有者生死果報不亡之義,三界雖通,而今別以名上三界。三見流,三界之見惑也。四無明流,三界之無明也。有情為此四法漂流而不息,故名為流。
※財色之欲有如利刃上的蜜,舐了就有割傷舌頭的危機。
十八、此五受陰,欲為根,欲集、欲生、欲觸。非五陰即受,亦非五陰[1]異受,能於彼有欲貪者,是五受陰。(雜.一0四)
[1]五陰:五蘊的舊譯,陰是障蔽的意思,能陰覆真如法性,起諸煩惱。參見第11頁五蘊條。「五陰魔」的五陰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因此五者與煩惱,都是迷惑人的,所以叫做魔;五陰盛苦是指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五陰,為構成人身的五種要素,人生的種種痛苦,都是由這五種要素組成的人身而來,所以說是五陰盛苦,為八苦之一。
※帶著雜染與貪愛的五蘊,經中特別稱「五受陰」。
十九、非眼繫色,非色繫眼,乃至非意繫法,非法繫意。於其中間,若彼欲貪,是其繫也。
譬如二牛,一黑、一白,共一軛鞅[1]縛繫,非黑牛繫白牛,亦非白牛繫黑牛,然於中間,若軛、若繫鞅者,是彼繫縛。(雜.二五二)
[1]軛鞅:套在牛馬頭上的皮帶。「鞅」是套在馬頸上,用以駕車的皮帶。軛鞅,音惡央。
※修行必須離「欲愛之繩」的繫縛與支配。
二十、釋提桓因[1]白世尊[2]曰:云何斷於愛欲,心得解脫?世尊告曰:若聞此空法[3],解無所有,亦無所著,則得解了一切諸法[4],如實知[5]之。身所覺知:苦、樂、不苦不樂[6]之法,即於此身觀悉無常,皆歸於空[7]。彼已觀此,已都無所著,已不起世間[8]想,復無恐怖,便般涅槃[9]。(增.一五三)
[1]釋提桓因:仞利天(三十三天)之主,簡稱釋帝,或帝釋。
[2]世尊:佛的尊稱,因佛是世人所共尊的人。
[3]空法:觀我空法空有為空無為空等空理之法。
[4]一切諸法:一切道理或一切事物的意思。「法」是指一切的事物。一切的事物,不論大的小的,有形的或是無形的,都叫做法,不過有形的是叫做色法,無形的是叫做心法。
[5]如實知:如實是真如實相之義,如實知是指所知極符合真如實相。如實智是真如實相的智慧。如實知見是符合真理的知見。如實知者是佛的德號,因佛是一位了知真如實相的聖者。
[6]三受:苦受、樂受、不苦不樂受。苦受是環境不如意時心中所生起的苦惱感受;樂受是環境順意時心中所生起的快樂感受;不苦不樂受又名捨受,即處於不順不逆的環境時心中所生起的不苦不樂感受。
[7]空:因緣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,究竟而無實體,叫做空,也是假和不實的意思。
[8]世間:時間和空間之謂,說明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等三世的時間叫做世;指出東、西、南、北、上、下等十方的空間叫做間。所謂世間,也就是宇宙的意思。在佛教裡,不光是指森羅萬象的大地為世間,宇宙和人生,統名之為世間,眾生所依靠的宇宙國土,叫做器世間,眾生由惑造業所感的有生死存亡的色身叫做有情世間。世間法是指凡夫眾生一切生滅有漏之法。世間解是佛十號之一,因佛了解世出世間的一切情狀,故號為世間解。
[9]般涅槃:簡稱涅槃。「涅槃」華譯滅度、寂滅、圓寂、大寂定等,是超越時空的真如境界,也是不生不滅的意思。
※如實知之:如其事實,是不帶成見的求真態度。
二十一、世尊告曰:摩訶[1]男!汝因一法不滅[2]故,住在家,不至信捨家、無家學道[3]。摩訶男!有五欲[4]功德,可愛、可念、歡喜,欲相應而使人樂:謂眼知色、耳知聲、鼻知香、舌知味、身知觸。
眾生因欲緣欲,以欲為本故,母共子諍,子共母諍,父子、兄弟、姊妹、親族展轉共諍,王王共諍,梵志梵志共諍,居士居士共諍,民民共諍,國國共諍,是謂現法苦陰。
摩訶男!我知欲無樂,有無量苦患。我知如真已,不為欲所覆,亦不為惡不善法所纏,便得捨樂及無上息。是故,我不因欲退轉。(中.一00)(苦陰經)
[1]摩訶:譯義為大、多、勝。
[2]滅:1.梵語涅槃,華譯為滅,因涅槃之體,無為寂滅,故名。2.指四諦中的滅諦。3.即戒行,因戒行能滅除諸惡。
[3]道:1.能通的道路。2.真理的意思。3.即梵語所說的菩提或涅槃。4.修行的方法。
[4]五欲:1.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。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貪欲之心,故名五欲。2.財欲、色欲、飲食欲、名欲、睡眠欲。參見第9頁貪愛條。
※能捨五欲之樂,方得內心最高的寂靜(無上息)。
二十二、見五欲猶如火坑,如是觀察五欲已,於五欲貪、欲愛、欲念、欲著,不永覆心;知其欲心行處、住處,而自防閉。譬如恆河,長夜流注東方,多眾斷截[1],欲令流注西方,寧能得不?(雜.二六七)
[1]多眾斷截:許多人想截斷它(恆河)。
※明白「五欲」能生苦惱,猶如火坑,隨時防範心中之欲意,養成離五欲的功德習性。
二十三、莫求欲樂,極下賤業,為凡夫[1]行,是說一邊。亦莫求自身苦行,至苦非聖[2]行,無義相應,是說二邊。離此二邊,則有中道[3],成眼成智[4],自在成定[5],趣覺[6],趣於涅槃。(中.一六九)(拘樓瘦無諍經)
[1]凡夫:迷惑事理和流轉生死的平常人。
[2]聖:正的意思,證正道,名為聖。「聖人」是指大小乘見道以上斷惑證理的人,亦即智慧最卓越,人格最完善,能力最高強的人。「聖行」是進入聖位的行為,即戒定慧。
[3]中道:不偏於空,也不偏於有,非空非有,亦空亦有,不落二邊,圓融無礙,謂之中道。法相以唯識為中道,三論以八不為中道,天台以實相為中道,華嚴以法界為中道。
[4]智:深明事理的智慧。
[5]定:心住於一境而不散亂。「定力」是禪定的力量,能破除一切的亂想。
[6]覺:梵語叫做菩提,是覺察或覺悟的意思。在事障上,一切煩惱,伺隙侵人,惟至聖能隨緣省察,不為所困,是覺察義;在理障上,凡夫痴迷,顛倒執著,惟至聖能朗然徹悟,燭照無遺,是覺悟義。「覺分」是梵語叫做菩提分,即順於覺的支分。「覺支」是觀察吾人心術的偏正,叫做覺法,覺法不止一個,所以叫做支。「覺他」是使他人覺悟的意思。「覺位」是正覺的地位,亦即成佛的地位。「覺性」是覺悟的自性或覺知之性。「覺岸」是覺悟的彼岸,即佛的境界。「覺者」是覺悟的人的意思,梵語叫做佛陀。被稱為覺者的人,必須具有三個條件,即自覺、覺他、覺行圓滿,缺一就不可以被稱為覺者。
※摒除欲樂的貪染和至苦的修行,則有「中道」,可得自在覺悟,趣向涅槃。
二十四、以依信故,樂於無欲者;以貪利稱譽求供養[1]故,樂於遠離者;以依戒[2]故,樂於無諍[3]者,不應如是觀。但欲盡、恚盡、癡盡,是樂於無欲;樂於遠離;樂於無諍;樂於愛盡;樂於受盡;樂心不移動。(中.一二三)(沙門二十億經)
[1]供養:奉養的意思,對上含有親近、奉事、尊敬的意思,對下含有同情、憐惜、愛護的意思。「供養法」是種種供養的方法。
[2]戒:防非止惡的意思,不但惡事不可做,就是惡的念頭也不許有。又名清涼,因人能止惡行善,則必心安理得,俯仰無愧,故心無熱惱而得清涼。「戒力」是指戒律的力量或持戒的力量。「戒行」是恪守戒律的操行。「戒名」是在受沙彌戒時,師父所賜給的法名。「戒法」是佛所制定的戒法。「戒香」是戒行莊嚴,以德為香。
[3]諍:論辯是非。諍,音爭。
貳、無常[1]
一、四梵志[2]皆得五通[3],修行善法。
爾時,一梵志飛在空中,第二梵志復入大海水底,第三梵志入須彌山[4]中,第四梵志入地至金剛際[5],欲得免死,復即彼而命終。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欲得免死者,當思惟四法[6]本:一切行無常、一切行苦、一切法[7]無我、滅[8]盡為涅槃(增.二六八)
[1]無常:為「常住」的對稱,即變化不止的意思。一切有為法,皆由因緣而生,依生、住、異、滅四相,於剎那間生滅不停,無有常住。大智度論卷四十三舉出二種無常:1、念念無常,指一切有為法的剎那生滅。2、相續無常,指相續之法終必壞滅,如人命的終了、燈火的熄滅。
[2]梵志:1.志求生於梵天的人。2.在家的婆羅門。3.指一切外道出家人。
[3]五通:又名五神通,或五神變,即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、如意通。天眼通是指修得與色界天人同等的眼根,有了天眼通的人,不論遠近內外晝夜,都能得見;天耳通是指修得與色界天人同等的耳根,有了天耳通的人,一切聲音都可以聽得到;他心通是能夠知道他人一切心想的神通,有了他心通的人,便不愁遭受他人的暗算;宿命通就是能夠知道自己在六道之中的過去生死,並知道六道眾生在六道之中的過去生死,有了宿命通的人,過去生中的事,都能回憶,瞭如指掌;如意通又名神境通,或神足通,有了如意通的人,凡事都能隨心所欲,諸如鑽天入地,移山倒海,撒豆成兵,呼風喚雨,騰雲駕霧,都不成問題。
[4]須彌山:華譯妙高山,因此山是由金、銀、琉璃、水晶四寶所成,所以稱妙,諸山不能與之相比,所以稱高。又高有八萬四千由旬,闊有八萬四千由旬,為諸山之王,故得名妙高。此山為一小世界的中心,山形上下皆大,中央獨小,四王天居山腰四面,忉利天在山頂,山根有七重金山,七重香水海環繞之,在金山之外有鹹海,鹹海之外有大鐵圍山,四大部洲即在此鹹海的四方。
[5]「金剛際」:參見丁福保佛學大辭典「五輪」指世界之成立為五輪。依俱舍等之說則最下為虛空輪,其上為風輪,其上為水輪,其上為金剛輪(即金剛際,地輪也),此上載九山八海。即於五大中除火大之一,而為四輪所成。「金剛」是金剛石,其性堅利,堅故不為他物所壞,利故能損壞他物,故佛經常以之比喻堅利。「金剛定」又名金剛三昧,即菩薩於最後位時,斷除最後一切最細微之煩惱而得的禪定。「金剛山」是環繞世界的鐵圍山或指須彌山。
[6]四法:1.指法寶中的四法,即教法、理法、行法、果法。教是佛所說的言教;理是教中所詮的義理;行是依理而起修的行持;果是由行而證的覺果。 2.指菩薩修行的四法,即不捨菩提心、不捨善知識、不捨堪忍愛樂、不捨阿練若(即阿蘭若,華譯遠離處,或空閉處,即住於遠離人家的空閉處)。3.指信、解、行、證。
[7]一切法:一切道理或一切事物的意思。智度論說:「一切法略說有三種:一者有為法,二者無為法,三者不可說法。此三已攝一切法。」
[8]滅:涅槃,華譯為滅,因涅槃之體,無為寂滅。參見第31頁般涅槃條與第32頁滅條。
※神通不是修行者所應追求的目標。
二、一切行無常,生者當有死;不生不復滅,此滅最第一。(增.二三三)
三、文荼王第一夫人而取命終[1],王聞夫人逝喪,極懷愁憂,不飲不食,不理王事。尊者那羅陀告王曰:夫物應盡[2],欲使不盡者[3];夫物應滅,欲使不滅者;老法,欲使不老者;病法,欲使不病者;死法,欲使不死者,此不可得。此五事,最不可得,是如來之所說。
我今所失、所滅、所老、所病、死者,非獨一已,餘人[4]亦有此法。我設於中起愁憂者,或能使親族起愁憂,怨家歡喜,食不消化,即當成病,身體煩熱,由此緣本[5],便致命終。爾時,便能除去愁畏之刺,脫生、老、病、死,無復災患苦惱之法。(增.二八二)
[1]而取命終:指文荼王夫人的世壽已盡,命終逝世。
[2]夫物應盡:凡世間的事物,有生就有滅。
[3]欲使不盡者:想要使它永恆不滅。「者」是語氣詞。
[4]餘人:其他人。
[5]緣本:皆由於這個緣故。
四、一切眾生歸於死,一切變易之法,欲令不變易者,終不有此事。
人身之法,猶如雪揣[1],當要歸壞;亦如土坏[2],不可久保;亦如野馬幻化[3],虛偽不真;亦如空拳,以誑小兒。是故,莫懷愁憂,恃怙[4]此身。
有四大恐怖,來至此身,不可障護[5],亦不可以言語、咒術、藥草、符書[6]所可除。云何為四?老、病、死、無常。(增.二三一)
[1]雪揣:雪積聚成團。揣,與「團」古字相通,音團。
[2]土坏:土器尚未燒時的名稱。坏,音胚。
[3]野馬幻化:參見丁福保佛學大辭典。「熱時炎」(雜語)陽炎也。炎熱時,遠望曠野,則風塵映日光,生一種之幻影。謂之陽炎。亦曰野馬。渴鹿或無智之人,見之為水。以喻一切有為法之虛假不實。
[4]恃怙:依賴、倚靠。
[5]障護:提防保護。
[6]符書:道士用來驅邪、治病、護身的秘密文書。
五、云何?世尊!諸佛形體,皆金剛[1]數,亦當有老、病、死乎?
世尊告曰:如是,大王!如大王語,如來亦當有此生、老、病、死。我今亦是人數,父名真淨,母名摩耶,出轉輪聖王[2]種。(增 .二三0)
[1]金剛:比喻堅固不敗壞。參見第39頁金剛際條。
[2]轉輪聖王:簡稱轉輪王,或輪王,為世間第一有福之人,於人壽八萬四千歲時出現,統轄四天下。有四種福報:一、大富,珍寶、財物、田宅等眾多,為天下第一;二、形貌莊嚴端正,具三十二相;三、身體健康無病,安穩快樂;四、壽命長遠,為天下第一。轉輪王出現時,天下太平,人民安樂,沒有天災人禍。此乃由過去生中,多修福業,可惜不修出世慧業,所以僅成統治世界有福報之大王,卻不能修行悟道證果。
六、生死長遠,多諸畏難,無有救者。有此之難,誰堪代者[1]?
唯有布施[2]、持戒[3]、語常和悅[4],不傷人意,作眾功德[5],行諸善本[6]。(增.四七一)
[1]誰堪代者:有誰能夠替代?堪,音刊。
[2]布施:以自己的財物,分施給別人。布施有三種,即一、財施,即以財物去救濟疾病貧苦的人;二、法施,即以正法去勸人修善斷惡;三、無畏施,即不顧慮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別人的怖畏。
[3]持戒:受持佛所制的戒律。
[4]語常和悅:言語經常是溫和喜悅的。
[5]作眾功德:廣植福田,作種種功德。
[6]善本:(術語)同於善根,植善固而不拔之意。
七、隨人所作業[1],則受其報。
不修身,不修戒,不修心,不修慧,壽命甚短,是謂有人作不善業,必受苦果地獄[2]之報,猶如有人以一兩鹽投少水中,能令少水鹹叵[3]飲。
修身,修戒,修心,修慧,壽命極長,是謂有人作不善業,必受苦果現法之報,猶如有人以一兩鹽投恆水中,不能令恆水鹹叵飲。(中.一一)(鹽喻經)
[1]業:我們的一切善惡思想行為,都叫做業,如好的思想好的行為叫做善業,壞的思想壞的行為卻叫做惡業。「業力」指業的力量。善業有生樂果的力量,惡業有生惡果的力量。「業風」是惡業所感之猛風,指劫末所起的大風災及地獄所吹的風。或(喻)業力如風,吹諸眾生輪迴三界。「業因」是故善惡果報的原因。善業是樂果的因,惡業是苦果的因。「業果」是善惡業因所招感的苦樂果報。「業感」是善惡業因能招感苦樂的果報。「業海」指像大海一樣的種種惡因。「業識」是有業凡夫的識;凡夫有業,所以智就變成了識,聖人沒有業,所以識就轉成了智。「業通」又名報通,即依宿業自然而得的神通。「業障」是由前生所作的種種罪惡而生今生的種種障礙,如所作所為皆不如意,就是業障的緣故。「業輪」比喻善惡業能使人輪轉於六趣。「業緣」是善惡果報的因緣。善業是招感樂果的因緣,惡業是招感苦果的因緣。一切眾生,都是由業緣而生的。維摩經說:「是身如影,從業緣生。」「業繫」(喻)業好像繩子能將眾生繫縛在三界之牢獄中。「業報」是善惡業因所招感的苦樂果報或指業因與果報。
[2]地獄:1.六道中最苦的地方,因其位置在地下,故名地獄。分為三類:一名根本地獄,有八熱及八寒之別,是為十六大地獄。二名近邊地獄,即八熱四門的十六遊增地獄。三名孤獨地獄,在山間、曠野、樹下、水濱,場所無定,為各人別業所惑,因此苦報及壽命,亦各不同,若論受苦,根本最甚,近邊次之,孤獨又次之。2.凡所處的地方,只有苦受而沒有喜樂的環境,皆可比喻為地獄。
[3]叵:「不可」二字的合音。
八、阿難:如世尊說三受[1]-樂受、苦受、不苦不樂受;又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,此有何義?
世尊:我以一切行無常故,以一切諸行變易法故,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。(雜.四七三)
[1]三受:苦受、樂受、不苦不樂受。見第30頁三受條。
九、色、痛(受)、想、行、識皆悉無常,此無常義即是苦;苦者即無我,無我者即是空也。我非彼有,彼非我有。(增.三一七)
十、當觀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無常、苦、空、非我。
如是觀者,則為正觀。正觀者,則生厭離[1];厭離者,喜貪盡;喜貪盡者,說心解脫。
心解脫者,若欲自證[2],則能自證:
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[3]。(雜.一)
[1]厭離:厭倦世俗的欲望,遠離世間的雜染。
[2]自證:指由自力證悟究竟的真理。
[3]後有:1.未來的果報。2.後世的心身。
十一、於無常、變易、不安隱[1]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言:我勝、我等、我劣,作如是想而不見真實。
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為無常、苦、是變易法,聖弟子於中不見是我、異我、相在。當知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、若內、若外、若麤、若細、若好、若醜、若遠、若近、彼一切不是我、不異我、不相在,是名如實知。
如是,於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生厭[2]、離欲[3]、解脫,解脫知見:
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[4]。(雜.三0)
[1]安隱:即安穩。
[2]生厭:生起不執著五蘊為實有的心。
[3]離欲:遠離一切貪愛的欲求。
[4]「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。」參見丁福保佛學大辭典「四句成道」:(雜語)阿羅漢成道時,依無生智誦下四句偈。諸漏已盡。梵行已立。所作已辨。不受後有。謂之四句成道。
※「我勝我等我劣」是指比較高下的執著意圖。學佛者,不當把五蘊當成「是我」、「異我」、「相在」。
十二、若無常色有常者,彼色不應有病、有苦;亦不應於色有所求,欲令如是,不令如是。
以色無常故,於色有病、有苦生,亦得不欲令如是,不令如是。
受、想、行、識,亦復如是。(雜.七七)
※五蘊無常,人們不應當想要五蘊,這樣變,那樣變的。
十三、無常想修習、多修習,能斷一切欲愛、色愛、無色愛、掉[1]、慢、無明。
所以者何?無常想者,能建立無我[2]想。
聖弟子住無我想,心離我慢,順得涅槃。(雜.四七)
[1]掉:(術語)掉舉也。令心高舉,不安靜之煩惱也。
[2]無我:1.無有實我。2.忘卻自己。
十四、過去、未來五蘊無常、苦、空、非我,況現在五蘊。
如是觀者,不顧過去五蘊,不欣未來五蘊,於現在五蘊厭[1]、離欲、正向滅盡[2]。(雜.八)
[1]五蘊「厭」:不執著。
[2]正向滅盡:度脫生死煩惱,進入寂靜無為的境地。
十五、過去、未來眼無常,況現在眼!
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,不顧過去眼,不欣未來眼,於現在眼厭、不樂、離欲、向厭(滅)。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亦復如是。(雜.二一0)
十六、跋地羅帝偈[1]:
慎莫念過去,亦勿願將來;
過去事已滅,未來復未至。
現在所有法,彼亦當為思;
念無有堅強,慧者覺如是。
若作聖人行,孰知愁於死?
我要不會彼,大苦災難終。
如是行精勤,晝夜無懈怠;
是故常當說,跋地羅帝偈。
云何不念過去?眼知色可喜,意所念,愛色,欲相應,心樂,捫摸[2]本,本即過去也。彼為過去識不欲染著,便不樂彼;因不樂彼已,便不念過去,如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
云何不願未來?若眼、色、眼識未來者,未得不欲得,已得心不願,因心不願已,則便不樂彼;因不樂彼已,便不願未來,如是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
云何不受現在法?若有眼、色、眼識現在者,彼於現在識[3]不欲染著[4],因識不欲染著已,則便不樂彼;因不樂彼已,便不受現在法,如是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(中.一六五)(溫泉林經)
[1]偈:偈他的簡稱,華譯為頌,即一種略似於詩的有韻文辭,通常以四句為一偈。「偈他」同偈。
[2]捫摸:撫摸。
[3]現在識:當下現前的眼識。
[4]染著:由於貪愛等煩惱,心中有所染污與執著。
※跋地羅帝:譯為賢善一夜,即日日夜夜。
參、護心[1]
一、不調御[2]六根[3],不密守護[4]而不修者,必受苦報。(中‧一五三鬚閑經)
[1]護心:為菩薩修行五十二階位中,最初應修的十種心之一。梵網經、仁王經作「護心」菩薩瓔珞本願經、楞嚴經則作「護法心」,意指防護己心,不起煩惱。
[2]調御:調伏控制。
[3]六根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根。詳見第24頁根門條。
[4]守護:即防護之意。
二、弊魔波旬[1],恆在汝後,求其方便,壞敗善根[2]:化極妙奇異色、聲、香、味、細滑(觸)之法,欲迷亂(汝)。(增‧四三)
[1]波旬:六欲天魔王的名字,波旬是佛典內,專門和修行者作對的魔王。詳見第15頁魔條
[2]善根:好的根性。
三、凡夫[1]之人,若眼見色,便起染著之心,不能捨離;彼已見色,極起愛著[2],流轉生死,無有解時;六情[3]亦復如是。世尊賢聖弟子,眼見色已,不起染著,無有汙心,即能分別此眼是無常之法,苦、空、非身之法;六情亦復如是。(增‧三四四)
[1]凡夫:迷惑事理和流轉生死的平常人。
[2]極起愛著:產生極大的貪愛染著。
[3]六情:(名數)舊譯經論多謂六根曰六情,以根有情識故也。
四、寧常眠床,不於覺寤[1]之中思惟亂想;寧以燒鐵烙[2]眼,不以視色興起亂想;寧以錐刺壞耳,不以聽聲興起亂想;寧以熱鉗[3]壞鼻,不以聞香興起亂想;寧以利劍截舌[4],不以惡言麤(粗)語墮三惡趣。
是故,當將護六情,無令漏失。(增‧四五九)
[1]覺寤:清醒的狀態。寤,睡醒,音物。
[2]烙:燒灼。烙,音勞(四聲)。
[3]鉗:夾東西的用具。通「箝」。
[4]截舌:割斷舌頭。
※不起亂想,不實的想像,自編自導。
五、守諸根,常念閉塞,念欲明達,守護念[1]心,而得成就,恆欲起意:
若眼見色[2],然不受相[3],亦不味色[4],守護眼根,心中不生貪伺、憂慼、惡不善法[5],趣向彼故,守護眼根;如是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
行住坐臥,眠寤語默[6],皆正知[7]之。(中‧一八七說智經)
[1]護念:保護和憶念。
[2]色:指一切有形象和佔有空間的物質。詳見第24頁色條。
[3]不受相:不受外相的染著。
[4]味色 :品味、咀嚼、滋味、回味。
[5]惡不善法:厭惡排斥各種不好的外境。
[6]眠寤語默:指睡眠、醒覺、說話、沉默不語等各種狀態。
[7]正知:即真正普遍知道一切之法,是佛十號之一。
六、若專念分別六入[1],終不墮惡道[2]。眼觀此色,見好則喜,見惡不喜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亦復如是。
猶如狗、狐、猴、魚、蛇、鳥六種之蟲,性行各異,所行不同。設復有人取此六種之蟲,繫著一處,而不得東、西、南、北。是時,六種之蟲雖復轉動,亦不離故處。是故,當念專精,意不錯亂。是時,弊魔波旬,終不得其便,諸善功德皆悉成就。(增‧三四0)
[1]六入:眼入色、耳入聲、鼻入香、舌入味、身入觸、意入法。六入是六根的別名,入是涉入之義,謂根境互相涉入。
[2]惡道:順著惡行而趣向的道途,如地獄、餓鬼、畜生等三惡道是。「惡業」是惡劣的行為或作業。「惡趣」是種惡因得惡果所趣向之處,與惡道同義。「惡緣」是引誘人們做壞事的外界事物。
※心念專注分明,意不錯亂,好比將狗、狐、猴、魚、蛇、鳥(比喻六根)等,六種不同習性之動物,同繫於安全處,(即:專一不亂的心意),任牠們怎麼動,也不會走失受傷。
七、鬱多羅白佛言:我師波羅奢那說,眼不見色,耳不聽聲,是名修根。
佛告鬱多羅:若如汝波羅奢那說,盲者是修根不?所以者何?如唯盲者,眼不見色。
眼、色緣[1],生眼識:可意[2]、不可意、可不可意,欲修如來厭[3]、不厭俱離[4],捨心住[5],正念[6]、正智[7]。
是名賢聖法律無上修根。(雜‧二八一)
[1]緣:1.事物的相涉關係,如因緣。2.攀附的意思,如攀緣。
[2]可意:(雜語)適意也。
[3]厭:是與貪愛之好樂狂喜相反之情緒,用以對峙貪喜的愛樂。「厭世」是厭惡世間而求出離。「厭求」是厭苦求樂。
[4]不厭俱離:不起厭惡之低潮,也不起不厭惡之愛喜,兩種心情皆遠離。
[5]捨心住:捨離種種貪取、攀緣、愛見附著住在心中。
[6]正念:正確的念頭,亦即時常憶念正道,不使思想行為有錯誤,是八正道之一。
[7]正智:又名正知,即真正普遍知道一切之法,
※捨離執著貪愛,正念正智,方名「修根」。
八、緣眼、色,眼識生,三事和合觸[1],緣觸生受-若苦、若樂、不苦不樂。若於此受集、受滅、受味、受患、受離不如實知[2]者,種貪欲身觸、種瞋恚身觸、種戒取[3]身觸、種我見[4]身觸;亦種殖增長諸惡不善法。如是,純大苦聚,皆從集生。
如是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法,緣生意識,三事和合觸,廣如上說。(雜‧二一五)
[1]和合觸:六根、六識、六境因緣聚合就是「觸」。
[2]如實知:如實知是指所知極符合真如實相。參見第30頁如實知條。
[3]戒取:同「戒禁取見」,(術語)如確取牛戒狗戒等非理之戒法,而思為生天之因,解脫之道。迷取非理戒禁之邪見也:或行邪戒卻以為是正戒。
[4]我見:又名我執,一切眾生的肉體和精神,都是因緣所生法,本無我的實體存在,但吾人都在此非我法上,妄執為我,叫做我見。
※對合己意的,警惕於貪愛(修習厭離)。不合己意的,警惕於瞋恚(修習不厭離)。
九、有六觸入處:眼觸入處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觸入處。
於此六觸入處集、滅、味、患、離不如實知,當知去我法、律遠,如虛空與地。
於此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觸入處,非我、非異我、不相在,作如是如實知見者,不起諸漏,心不染著,心得解脫。是名六觸入處,已斷已知,斷其根本,如截多羅樹[1]頭,於未來世,欲不復生。(雜‧二一一)
[1]多羅樹:樹名。譯曰岸樹,高竦樹。此樹幹中斷,則不再生芽。
十、若眼見色,不取色相,不取隨形好。若諸眼根增不律儀,無明闇障[1],世間貪愛(憂)惡不善法,不漏其心,生諸律儀,防護[2]於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根,生諸律儀,是名關閉根門。
於食繫數,不自高,不放逸[3],不著色[4],不著莊嚴,支身而已。任其所得,為止飢渴,修梵行故;故起苦覺令息滅,未起苦覺令不起故;成其崇向故;氣力安樂,無聞(間)獨住故。如人乘車,塗以膏油,不為自高,乃至莊嚴,為載運故。又如塗瘡,不貪其味,為息苦[5]故,是名知量而食。(雜‧二七四)
[1]闇障:無明的障礙。
[2]防護:守護六根使它不受外境的污染。
[3]放逸:放縱心思,任性妄為。
[4]著色:執著於外相。
[5]息苦:止息痛苦。
十一、云何諸根寂靜?眼見色(耳聞聲、鼻嗅香、舌知味、身知細滑、意知法),不起想著[1],無有識念[2],於眼(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根而得清淨。。因彼求於解脫,恆護眼(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根。
云何飲食知節?思惟飲食所從來處,不求肥白,趣欲支形[3],得全四大[4]。我今當除故痛,使新者不生,令身有力,得修行道,使梵行不絕。猶如脂膏塗瘡[5],欲使時癒[6]故;重載之車,所以膏轂者[7],欲致重有所至。
云何不失經行[8]?晝日、初夜、後夜,若行若坐,思惟妙法,除去陰[9]蓋。中夜右脅[10]而臥,思惟繫意在明。
若諸根寂靜、飲食知節、不失經行,常念繫意在道品[11]之中,便成二果[12],於現法中得阿那含[13]。(增‧一八0)
[1]想著:妄想貪著。
[2]識念:指分別心而言。
[3]趣欲支形:目的是為了維持身體的基本需求。
[4]得全四大:使身體的四大能獲得調和與保全。「四大」是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風大。地以堅硬為性,水以潮濕為性,火以溫暖為性,風以流動為性。世間的一切有形物質,都是由四大所造,如人體的毛髮爪牙,皮骨筋肉等是堅硬性的地大;唾涕膿血,痰淚便利等是潮濕性的水大;溫度暖氣是溫暖性的火大;一呼一吸是流動性的風大。「四大種」四大是指地水火風,因它們周遍於一切色法,所以叫做大,又能生出一切的色法,所以叫做種。
[5]脂膏塗瘡:用膏藥塗抹傷口。瘡,音窗。
[6]時癒:及時痊癒。癒,病好,音欲。
[7]「重載之車 所以膏轂者」:載重物的車輛,用膏油來塗抹輪軸。轂,車輛中心點可以穿軸的圓圈,車輪中心的圓木,音股。
[8]經行:在一定的地方兜圈子,其目的在於避免坐禪時發生昏沉或睡眠。
[9]陰蓋:(術語)謂色聲等之有為法也。其解釋諸師各異。天台謂陰有二義:一陰者蔭覆之義,謂色聲等之有為法蔭覆真理也。二積聚之義,謂色聲等之有為法積聚生死之苦果也。
[10]脅:胸部兩側,由腋下至肋骨盡處的部位。亦指肋骨。
[11]道品:道法的品類。佛典內常提到「三十七道品」,又名三十七菩提分法,即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正道分,其數共三十七品,為修道的重要資糧,故名三十七道品。
[12]二果:聲聞乘的果位名,梵語叫做斯陀含,華譯為一來,意思是修到了此果位的人,死後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,再生到我們這個世界來一次,就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了。
[13]阿那含:聲聞乘四果中的第三果名,華譯為不還,或是不來,是斷盡欲界的煩惱的聖人的通稱。凡是修到此果位的聖人,未來當生於色界無色界,不再來欲界受生死,所以叫做不還。
※「關閉根門」義含關閉貪愛的好惡著染,好比塗瘡,不貪享好味,可息滅苦故。
「諸根寂靜」義含不起攀緣、想著,得到生命的清淨、無擾和寧定。
十二、舍利弗白佛言:世尊!我今於林中,入空三昧[1]禪住。
佛告舍利弗:善哉善哉!汝今入上座[2]禪住,而坐禪[3]。若欲入上座禪者,當如是學:若入城時,若行乞食[4]時,若出城時,當作是思惟:我今眼見色,頗起欲、恩愛、愛念、著不[5]?作如是觀時,若眼識於色有愛、念、染著者,為斷惡不善故,當勤欲方便堪能,繫念修學。譬如有人,火燒頭、衣,為盡滅故,當起增上方便,勤教令滅。
若觀察時,若於道路,若聚落中行乞食,若出聚落,於其中間,眼識於色,無有愛、念、染著者,彼願以此喜樂善根,日夜精勤,繫念修習。是名於行、住、坐、臥,淨除乞食。
是故,此經名清淨乞食住。(雜‧二三八)
[1]空三昧:(術語)三三昧之一。智度論五曰:「觀五蘊無我無我所,是名為空,知一切諸法實相。所謂畢竟空,是名空,是名空三昧。復次十八空,是名空三昧。」就因而言,則為三三昧。就果而言,則為三解脫。「三三昧」是三種的三昧、即空三昧、無相三昧、無願三昧。三昧是定的意思。空三昧是觀察世間的一切法都是緣生的,也都是虛妄不實的;無相三昧是觀察世間的一切形相都是虛妄假有;無願三昧又名無作三昧,即觀一切法幻有,而無所願求。
[2]上座:僧寺的職位名,位在住持之下,除了住持以外,更無人高出其上,故名為上座。或稱首座、上首,意指禪林中,法臘高而位居最上位者。「上座禪住」在此處有稱讚舍利弗得上品禪定之意。
[3]坐禪:靜坐修禪。禪者,梵語禪那的簡稱,華譯為靜慮,即止息妄念以便明心見性的行法。「坐禪十種行」是坐禪的十種行法,即一、命觀處明淨;二、𥟠起觀諸根;三、曉了於相;四、制令心調;五、折伏懈怠;六、心無味著;七、心歡喜;八、心定成捨;九、近學定人;十、樂著安定。
[4]乞食:比丘為了資養色身,而向人乞食。
[5]「頗起欲、恩愛、愛念、著不?」:是否生起些微的貪欲、恩愛、愛念的執著呢?
※修行,應隨時隨地,反省觀察心中是否起了貪欲愛念執著?察覺到有,應該設法平息。
十三、此心[1]不可降伏,難得時宜[2],受諸苦報。
是故,當分別[3]心,當思惟心,善念諸善本。(增‧七七)
[1]心:指無形的精神作用,也就是佛教所說的八個識: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、末那識、阿賴耶識。「心王」指萬法都是從心中生出來的,心就是萬法之王,故稱心王。「心地」心為萬法之本,能生一切諸法,故曰心地。或指修行人依心而起行,故曰心地。
[2]時宜:當時的需要。
[3]分別:思量識別一切事理。「分別識」即第六意識,因第六意識常隨著六塵的種種境界而起分別。「分別智」是分別有為事相的智,在佛為後得之權智,在凡夫則是虛妄之計度,凡夫若能離此虛妄之計度,而與真理冥合,則名為無分別智,亦即佛之根本實智。「分別起」指一切惑障有分別起與俱生起二種,分別起是由邪師邪教邪思惟等後天環境所養成的障惑,俱生起則是與前六識或七識俱起,而為先天所本有的障惑。分別起就是見惑,易斷,俱生起就是思惑,難斷。
十四、當修行一法,所謂無放逸行。
云何為無放逸行?所謂護心也。
云何護心?常守護心有漏[1]、有漏法。(增‧六三)
[1]有漏:漏是煩惱的別名,有漏就是有煩惱。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義:貪瞋等煩惱,日夜由六根門頭漏泄流注而不止,叫做漏;又煩惱能使人漏落於三惡道,也叫做漏,所以有煩惱之法就叫做有漏法,而世間的一切有為法,都是有煩惱的有漏法。「有漏因」指招感三界果報的業因,包括五逆十惡五戒十善等是。「有漏果」是有漏業因所招感的果報,如人間天上乃至於地獄等是。「有漏禪」是指有漏的禪定,也就是不究竟的禪定,如四禪、四無色定、四梵行等是。「有漏斷」是以有漏的道法去斷除煩惱,如凡夫修行有漏的六行觀以斷除七十二品之修惑是。「有漏智」又名世俗智,即帶有煩惱的智慧。「有漏善法」是帶有煩惱的善法,如五戒十善是。
十五、心將(隨)世間去,心為染著,心起自在。
多聞聖弟子非心將去,非心染著,非心自在,不隨心自在,而心隨多聞聖弟子。(中‧一七二)(心經)
※體察自己心裡想些什麼?做些什麼?隨時克制約束自己的心力。
十六、當善思惟,觀察於心。所以者何?長夜心為貪欲所染,瞋恚、愚癡所染故。心惱,故眾生惱;心淨,故眾生淨。
譬如畫師,善治素地[1],具眾彩色,隨意圖畫種種像類[2]。(雜‧四四)
[1]善治素地:善於處理潔白素淨的畫面。
[2]像類:各類圖像。
十七、心、意、識,日夜時刻,須臾轉變,異生[1]異滅。
猶如獮猴遊林樹間,須臾[2]處處,攀捉枝條,放一取一。(雜‧三二七)
[1]異生:凡夫的別名,因凡夫輪迴六道,受種種別異的果報而生。「異生性」是凡夫之性,係指見惑的煩惱種子而言。俱舍論說:「云何異生性,謂不獲聖法。」
[2]須臾:片刻、暫時。
十八、不見一法疾於心[1]者,無譬可喻[2],猶如獮猴,捨一取一。
心不專定,前想、後想﹐所不同者以方便法不可摸則(測)。心迴轉疾[3],凡夫之人,不能觀察心意。
是故,常當降伏心意,令趣(向)善道,亦當作是學。(增·五五)
[1]疾心:指心念散亂,轉變快速。
[2]無譬可喻:沒有別的譬喻可加以說明。
[3]心迴轉疾:心念的回轉變換相當快速。
※凡夫的心思東想西想難以專注,像是攀枝樹林的猴子,必須努力訓練自己,讓心思安靜下來。
十九、種子者,譬取陰俱識[1]。
地界者,譬四識住[2]。
水界者,譬貪喜四取攀緣識住[3]。何等為四?於色、受、想、行中識住,攀緣色、受、想、行,貪喜潤澤[4],生長增廣。識於中若來、若去、若住、若沒、若生長增廣。
色、受、想、行界離貪,離貪已,於色、受、想、行封滯[5],意生縛斷[6],攀緣斷,彼識無所住,不復生長增廣。(雜‧八五)
[1]識:心對於境而了別,叫做識。參見第10頁識條。
[2]四識住:色識住、受識住、想識住、行識住。因上述四蘊為識所依所住,故名為識住。
[3]攀緣識住:「攀緣」是心隨外境而轉的意思。「識住」是識所安住或愛著的境界。見四識住條。
[4]潤澤:沾溉、使滋潤。
[5]封滯:封閉阻滯。滯,音治。
[6]縛斷:束縛斷除。
※「識」如種子,處於色、受、想、行等四蘊(地界)中,受到貪水(水界)的滋潤,就能生長。
二十、愚癡無聞[1]凡夫,生苦受、樂受、不苦不樂受。多聞[2]聖[3]弟子,亦生苦受、樂受、不苦不樂受。凡夫、聖人有何差別?愚癡無聞凡夫,身觸生諸受,增諸苦痛,愁憂稱怨[4],心生狂亂。當於爾時,增長二受:若身受,若心受。
譬如士夫,身被雙毒箭,極生苦痛。所以者何?於諸五欲[5],生樂受觸,受五欲樂,為貪使所使[6];苦受觸故,則生瞋恚,為瞋恚所使[7];於此二受,若集、若滅、若味,若患、若離不如實知故,生不苦不樂受,為癡使所使[8]。為樂受、苦受、不苦不樂受所繫,終不離。云何繫?謂為貪、恚、癡所繫,為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苦所繫。
多聞聖弟子,身觸生苦受,不起憂悲稱怨、心亂發狂。當於爾時,唯生一受:所謂身受,不生心受。
譬如士夫,被一毒箭,不被第二毒箭:為樂受觸,不染欲樂故,於彼樂受,貪使不使[9];於苦觸受,不生瞋恚故,恚使不使;於彼二使,集、滅、味、患、離如實知故,不苦不樂受,癡使不使。於彼樂受、苦受、不苦不樂受解脫不繫。於何不繫?謂為貪、恚、癡不繫,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苦不繫。(雜‧四六九)
[1]無聞:未曾聽聞佛法,不明真理。
[2]多聞:學識廣博之意。
[3]聖:正的意思,證正道,名為聖。參見第34頁聖條。
[4]愁憂稱怨:指煩惱、抱怨之意。
[5]五欲:參見第9頁貪愛條。
[6]貪「使」所「使」:前面「使」字是煩惱的異名,後面「使」字是役使的意思。此句指被貪的煩惱所驅使、控制。
[7]瞋恚所使:被瞋恨的煩惱所役使。恚,音會。
[8]癡使所使:被愚癡的煩惱所役使。
[9]貪使不使:指不受貪的煩惱所驅使、控制。
※聖弟子身受苦、樂,其心不起貪著(貪使不使),不為貪愛驅使,不起瞋憤(恚使不使),不為瞋恚所驅使,並如實了知苦,樂受(集、滅、味、患、離)的真諦,不起愚癡(癡使不使),是貪、恚、癡不繫,不中第二支毒(使)箭。
二十一、尊者阿那律語諸比丘言:住四念處[1],我於所起身諸苦痛,能自安忍[2],正念、正知。(雜‧五三九)
[1]四念處:又名四念住,即身念處、受念處、心念處、法念處。身念處是觀身不淨;受念處是觀受是苦;心念處是觀心無常;法念處是觀法無我。此四念處的四種觀法都是以智慧為體,以慧觀的力量,把心安住在道法上,使之正而不邪。
[2]「安忍」:(術語)安心忍耐也。止觀七之四曰:「安忍者,能忍成道事。」三藏法數三十七曰:「安即不動,忍即忍耐。」
二十二、若眼識色,可愛、樂、念,可意,長養於欲,彼見已,喜樂、讚歎、繫著住[1],心轉歡喜,深樂,貪愛,阨礙。
歡喜、深樂、貪愛、阨礙[2]者,是名第二住。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亦如是說。(雜‧二八七)
[1]繫著住:被綑綁束縛。
[2]阨礙:阻礙。阨,困阻之意,音惡。
※心轉歡喜、深樂、貪愛,阨礙是中第二支毒箭的情形。
二十三、凡愚眾生,不如實知色、色集、色滅、色味、色患、色離。
於色不如實知故,樂著於色;樂著色故,復生未來諸色。如是,受、想、行、識。
當生未來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故,於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不解脫,我說彼不解脫生老病死、憂悲惱苦。(雜‧四四)
※明白苦、集、滅、道、味、患,離,是有機會脫離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的。
二十四、緣色生喜樂,是名色味。
若色無常、苦、變易法,是名色患。
若於色,調伏欲貪、斷欲貪、越欲貪,是名色離。(雜‧一0四)
二十五、欲味[1]:於此五欲之中,起苦、樂心,是謂欲味。
欲過[2]:辛苦而獲財業,是為欲為大過。現世苦惱,由此恩愛,皆由貪欲:作此勤勞,不獲財寶,便懷愁憂苦惱;獲財貨,恐後亡失;費散財貨,心意錯亂;共相攻伐,死者眾多。緣此欲本,不至無為。
復次,欲者亦無有常,此欲變易無常者,此謂欲為大患。
捨[3]欲:審知欲為大患,能捨離欲,己身作證,是謂捨欲。
色味:見女姿色端正,起喜樂想,是謂色味。
色過:若後見彼女(老、病、死、屍、腐、骸[4]),本有妙色,今致此變,於中起苦、樂想,是謂色為大患。
復次,此色無常、變易,不得久停,無有牢強,是謂色為大患。
捨色:除諸亂想,於色不著色,深知為大患,能知捨離,己身作証,是謂捨離於色。痛味:得樂痛、苦痛、不苦不樂痛時,便知我得樂痛、苦痛、不苦不樂痛。
痛過:痛者無常、變易之法,是謂痛為大患。
捨痛:除諸亂想,於痛不著痛,如實知其為大患,能知捨離,是謂捨離於痛。(增‧一八三)
[1]味:起咀嚼苦樂的滋味。
[2]過:所跟著的「過患」。
[3]捨:深知大患而捨離。
[4]骸:屍骨,音孩。
二十六、世尊告諸比丘:我昔於色味、色患、色離有求有行。
若於色味、色患、色離隨順覺[1],則於色味、色患、色離,以智慧如實見[2]。如是,受、想、行、識。(雜‧一四)
[1]隨順:隨之順之的意思。「覺」是覺察或覺悟的意思。參見第34頁覺條。
[2]如實見:如實知見,符合真理的知見。參見第30頁如實知條。
二十七、貪欲永盡,瞋恚永盡,愚癡永盡,一切諸煩惱永盡,是名涅槃。
二十八、於一切見,一切受,一切生,一切我、我所見,我慢,繫著,使,斷滅、寂靜、清涼、真實,如是等解脫,生者不然,不生亦不然。
猶如有人於汝前然火,薪草因緣故然。若不增薪,火則永滅,不復更起,東方、南方、西方、北方去者,是則不然。
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已斷,已知。斷其根本,如截多羅樹頭,無復生分,於未來世永不復起。若至東方、南方、西方、北方,是則不然,甚深廣大,無量無數,永滅。(雜‧九五四)。
二十九、譬如燃燈,因油因炷[1]。彼若無人更增益油,亦不續炷,是為前已滅訖[2],後不相續,無所復受,是謂第一正慧[3],成就第一真諦[4]處。(中‧一六二)(分別六界經)
[1]炷:油燈的燈心,音住。
[2]訖:完結、終了,音器。
[3]正慧:(術語)真正之慧心也。
[4]真諦:(術語)二諦之一。真謂真實無妄。諦猶義也。對俗諦言,如謂世間法為俗諦。出世間法為真諦是也。
三十、若彼因、彼緣、彼行,無餘[1]行滅、永滅已,如來於彼,有所記說,言:有後死,無後死,有無後死,非有非無後死耶?(雜‧九五一)
[1]無餘:無有殘餘。
三十一、諸慢斷故,身壞命終,更不相續。如是弟子,我不說彼捨此陰[1]已,生彼彼處。所以者何?無因緣[2]可記說故。欲令我記說者,當記說:彼斷諸愛欲,永離有結[3],正意解脫[4],究竟苦邊。(雜‧一0七)
[1]陰:1.蔭覆之義,指色聲等之有為法蔭覆真理。2.積聚之義,謂色聲等之有為法積聚生死之苦果。「陰界」是五陰與十八界。「陰入界」是五陰、十二入、十八界。「十二入」是即六根與六塵。同十二處,處是出生之義,即由六根六塵出生六識。則六根、六塵、六識便合成十八果。「陰魔」指五陰能毒害眾生的佛性,故喻之為魔。
[2]因緣:凡一事一物之生,本身的因素叫做因,旁助的因緣叫做緣。例如稻穀,種子為因,泥土、雨露、空氣、陽光、肥料、農作等為緣,由此種種因緣的和合而生長穀子。
[3]結:繫縛的意思,是煩惱的別名,因煩惱能繫縛眾生的身心,使不能解脫,永淪生死。「結使」是結與使。結與使都是煩惱的別名,煩惱能繫縛身心,結成苦果,故稱為結,能使眾生沉溺於生死苦海,故又名為使。。「結賊」結是煩惱的別名,因為煩惱能為害智慧,故喻之為賊。「結解」是結與解。結是煩惱所縛;解是證悟真理而得自在。「結漏」是結與漏。結與漏都是煩惱的別名。「結縛」是煩惱的別名,因煩惱能繫縛吾人的心身使不得解脫出離生死。「九結」是九種的煩惱。因煩惱能使眾生結縛於生死。九結就是愛結(貪愛)、恚結(瞋恚)、慢結(驕慢)、痴結(愚痴)、疑結(疑正法)、見結(身見邊見邪見等)、取結(見取見及戒禁取戒)、慳結(慳惜財物)、嫉結(嫉妒他人)。
[4]解脫:脫離束縛而得自在的意思,亦即涅槃的別名。
三十二、若有比丘,彼七識住[1]及二處知如真,心不染著,得解脫者,是謂比丘阿羅訶(漢),名慧解脫。
若有比丘,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,心不染著,得解脫,及此八解脫[2],順逆身作證[3]成就遊,亦慧觀諸漏盡者,是謂比丘阿羅訶,名俱解脫。(中‧九七)(大因經)
[1]七識住:(名數)於三界五趣,長養其識,欲識自住,差別所樂,而立七識住。「末那識」是八識中之第七識;華譯思量,又譯作意,它恆常在審察,恆常在思量,在審察思量中,念念不忘第八阿賴耶識為我,因為有四個根本煩惱(我癡、我見、我愛、我慢)跟著它,故我執的成見很深,許多煩惱便是這末那識的執著而生起的。
[2]八解脫:又名八背捨,即八種背棄捨除三界煩惱的繫縛的禪定。一、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,謂心中若有色(物質)的想念,就會引起貪心來,應該觀想到外面種種的不清淨,以使貪心無從生起,故叫解脫。二、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,即心中雖然沒有想念色的貪心,但是要使不起貪心的想念更加堅定,就還要觀想外面種種的不清淨,以使貪心永遠無從生起,所以叫解脫。三、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,一心觀想光明、清淨、奇妙、珍寶的色,叫淨解脫,觀想這種淨色的時候,能夠不起貪心,則可以證明其心性,已是解脫,所以叫身作證,又他的觀想,已經完全圓滿,能夠安住於定之中了,所以叫具足住。四、空無邊處解脫。五、識無邊處解脫。六、無所有處解脫。七、非想非非想處解脫。(這四五六七的四種解脫,都是無色界的修定人,各在其修定的時候,觀想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,使心願意捨棄一切,所以叫解脫。)八、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,滅受想定又名滅盡定,謂人若有眼耳鼻舌身之五根,就會領受色聲香味觸之五塵,領受五塵,就會生出種種的妄想來,若有滅除受想的定功,則一切皆可滅除,所以叫滅盡定。
[3]身作證:親身證悟。
三十三、何等為須陀洹果?謂三結斷。
何等為斯陀含果?謂三結[1]斷,貪、恚、癡薄。
何等為阿那含果?謂五下分結盡。
何等為阿羅漢果?謂貪、恚、癡永盡,一切煩惱永盡。(雜‧八0九)
[1]結:.參見第85頁結條。
※「四果」是1.指聲聞乘的四種果位,即須陀洹果、斯陀含果、阿那含果、阿羅漢果。初果須陀洹,華譯為入流,意即初入聖人之流;二果斯陀含,華譯為一來,意即修到此果位者,死後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,再生到我們此世界一次,便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了;三果阿那含,華譯為無還,意即修到此果位者,不再生於欲界;四果阿羅漢,華譯為無生,意即修到此果位者,解脫生死,不受後有,為聲聞乘的最高果位。2.指阿羅漢。
三十四、身邪結:計身有我,生吾我之想,有眾生想,有命、有壽、有人、有士夫、有緣、有著。
疑結:所謂有我?無我?有生?無生?有我人壽命?有父母?有今世?後世?有沙門?婆羅門?有阿羅漢?有得証者?
戒盜結:我當以此戒,生大姓家、長者家、婆羅門家,若生天上及諸神中。
有此三結[1],繫縛眾生,不能從此岸至彼岸。猶如兩牛,同一軛,終不相離。(增‧二一三)
[1]三結,是指身見、戒取、疑。五下分結,是指三結加貪欲、瞋恚。參見第85頁結條。
三十五、如芬陀利[1]生,雖生於水中,而未曾著水,我雖生世間,不為世間著。(雜‧一一六0)
[1]分陀利:(植物),又作芬陀利,分陀利迦,分荼利迦,分荼利華,奔荼利迦。正開敷之白色蓮華也。
三十六、猶如青、紅、赤、白蓮花,水生水長,出水上,不著水。
如是,如來世間生、世間長,出世間行,不著世間法。(中‧九二)(青白蓮華喻經)
三十七、如來出現世間,又於世界成佛道,然不著世間八法,猶與周旋,猶如淤泥出生蓮華,極為鮮潔,不著塵水,諸天所愛敬,見者心歡。(增‧三八八)
※世間八法,就是利、衰、毀、譽、稱、譏、苦、樂。
三十八、然,優陀夷!有二受:欲受、離欲受。云何欲受?五欲功德因緣生受,是名欲受。云何離欲受?謂比丘離欲、惡不善法,有覺有觀,離生喜樂,初禪具足住,是名離欲受。若有異學出家作是說言:「沙門釋種子唯說想受滅,名為至樂。」此所不應。所以者何?應當語言:「此非世尊所說受樂數,世尊說受樂數者,如說。」
優陀夷!有四種樂。何等為四?謂離欲樂、遠離樂、寂滅樂、菩提[1]樂。(雜‧四八四(四八五))
[1]菩提:華譯為覺,是指能覺法性的智慧說的,也就是漏盡人的智慧。「菩提心」是求取正覺成佛的心。
三十九、 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我今當說法鏡經,諦聽!善思!當為汝說。何等為法鏡經?謂聖弟子於佛不壞淨,於法、僧不壞淨,聖戒成就,是名法鏡經。(雜‧八六三(八五一))
四十、復次,聖弟子自念淨戒[1]│不壞戒、不缺戒、不污戒、不雜戒、不他取戒、善護戒、明者稱譽戒、智者不厭戒。聖弟子如是念戒時,不起貪欲、瞋恚、愚痴,...乃至念戒所熏,昇進涅槃。(雜‧九二三(九三一))
[1]淨戒:清淨的戒行。
四十一、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諸比丘!何等為學戒隨福利?謂大師為諸聲聞制戒,所謂攝僧,極攝僧,不信者信,信者增其信,調伏惡人,慚愧者得樂住,現法防護有漏,未來得正對治,令梵行久住。(雜‧八三八(八二六))
四十二、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有十事功德,如來與諸比丘說禁戒。云何為十?所謂承事聖眾;和合將順;安隱聖眾;降伏惡人;使諸慚愧比丘不令有惱;不信之人使立信根;已有信者倍令增益;於現法中得盡有漏,亦令後世諸漏之病皆悉除盡;復令正法得久住世;常念思惟當何方便正法久存‧是謂,比丘!十法功德,如來與諸比丘而說禁戒。(增‧四Ο八)
四十三、鬱低迦白佛:「我今云何淨其初業[1],修習梵行?」佛告鬱低迦:「汝當先淨其戒,直其見,具足三業,然後修四念處。」(雜‧六三八(六二四))
[1]淨業:1.清淨的善業。2.修往生淨土的事業。「淨業正因」指觀無量壽經說修淨業正主的因有三種,第一種是孝養父母、奉事師長、慈心不殺、修十善業;第二種是受持三歸、具足眾戒、不犯威儀;第三種是發菩提心、深信因果、讀誦大乘、勸進行者。
四十四、爾時,波斯匿王獨靜思惟,作如是念:云何自護?云何不自護?復作是念...佛告大王:「如是,大王!如是,大王!若有行身惡行、行口惡行、行意惡行者,當知斯等為不自護,而彼自謂能自防護。象軍、馬軍、車軍、步軍以自防護,雖謂自護,實非自護。所以者何?雖護於外,不護於內。是故,大王!名不自護。大王!若復有行身善行、行口善行、行意善行者,當知斯等則為自護。彼雖不以象、馬、車、步四軍自防,而實自護。所以者何?護其內者,名善自護,非謂防外。」爾時,世尊復說偈言:
善護於身口、及意一切業;慚愧[1]而自防,是名善守護。
時,波斯匿王聞佛所說,歡喜隨喜,作禮而去。(雜‧一一一六(一二二九))
[1]慚愧:慚與愧。慚是心所名,即自己反省,羞恥自己罪過的精神作用,並對自己德學淺陋,常懷慚念而生善;愧是怕自己作惡受人譏評,生愧心而止惡。
肆、慈善不放逸
一、如山河、石壁、百草、五穀,皆依於地而得長大,諸善三十七道品[1]之法,住不放逸[2]之地,使諸善法[3]而得長大。(增.二二五)
[1]三十七道品:又名三十七菩提分法,即四念處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正道分,其數共三十七品,為修道的重要資糧,故名三十七道品。
[2]放逸:放縱心思,任性妄為。
[3]善法:合理益世之法,如五戒十善是世間的善法,三學六度是出世間的善法。
※再好的法門,必須力行,精進不放逸,長養善法。
二、譬如伏雞[1],生子眾多,不能隨時蔭餾[2],消息冷暖,而欲令子安穩出殼;如是,不勤修習,隨順成就,而欲令得漏盡解脫[3],無有是處。(雜.四0)
[1]伏雞:孵蛋的母雞。
[2]蔭餾:音印六。蔭,庇護;餾,用熱氣蒸熟。蔭餾,在此指母雞孵蛋。
[3]漏盡解脫:斷盡一切煩惱,脫離束縛而得自在。
※勤於孵蛋的母雞,隨時抱著蛋(蔭餾),關懷(消息)著蛋的冷暖,勤勉不離,待時機的成熟(隨順),便見小雞一隻隻地破殼而出(成就)了。努力修行,不放逸也像這樣的孵蛋功夫呢!
三、八大人[1]念:(1)少欲、(2)知足、(3)閑(閒)居、(4)持戒、(5)三昧[2]、(6)智慧、(7)多聞、(8)精進。
彌勒菩薩應三十劫[3]當成無上正真等正覺,我以精進[4]之力,超越成佛。
諸佛世尊皆同一類;同其戒律、解脫、智慧,唯有精進不同。是故,此第八大人之念,為最、為上、為尊、為貴。(增.三七五)
[1]大人:大人相是謂佛是一切眾生中最尊最大的人,所以佛的相,稱為大人相。大人指先覺者。
[2]三昧:又名三摩提,或三摩地,華譯為正定,即離諸邪亂,攝心不散意思。
[3]劫:不能計算的極長時間。詳見第18頁。
[4]精進:又叫做勤,即努力向善向上。「精進波羅蜜」又名勤波羅蜜。
四、云何?善調琴弦[1],不緩、不急,然後發妙和雅音[2]不?四精進太急,增其掉[3]、悔;精進太緩,令人懈怠[4]。
是故,汝當平等修習攝受,莫著、莫放逸、莫取相。(雜.二五六)
[1]善調琴弦:善於調節琴弦的鬆緊度。
[2]妙和雅音:彈出微妙和諧優雅的琴音。
[3]掉:掉舉,一種令心高舉而不得安寧的煩惱。
[4]懈怠:懶惰。
五、極精進者,猶如調戲;若懈怠者,此墮邪見[1];若能在中者,此則上行。(增.一九七)
[1]邪見:1.五見使中,撥無因果之見叫做邪見。2.凡是不合正法的外道之見都可叫做邪見。「邪見網」(喻)邪見好像羅網,入則不能解脫。
※佛陀有位很用功的弟子,名叫「二十億耳」的修行人。眼見同伴們,修行成果殊勝,想著自無所長進,便開始患得患失,身心急躁不安(掉),最後心灰意冷地,還俗回家(悔),心想:家中有大財富,還有能力廣作佈施,起碼比留在僧團中,一事無成要強。佛陀知道後,以琴師必需調整琴弦的鬆緊度,來演奏優雅的音聲作為譬喻,來教導二十億耳。尊者二十億耳,把握了適度的努力,不久,便順利獲得了突破,也成為解脫的阿羅漢聖者了。修行,如同調琴弦,必須依著自己身心不同的情況,來作調整。如同巧金師,以生金著於爐中增火,隨時扇韝,隨時水灑,隨時俱捨。
六、如巧金師,以生金著於爐中增火,隨時扇韝,隨時水灑,隨時俱捨。
若一向鼓韝[1]者,則於是處,生金焦盡。一向水灑,則於是處,生金堅強。
若一向俱捨,則於是處,生金不熟,則無所用。
如是,專心方便,時時思惟,憶念三相[2],乃至漏盡[3]。(雜.九九一)
[1]鼓韝:鼓,鼓風;或吹火使熾的皮囊。
[2]三相:解脫相、離相、滅相。解脫相是無生死的相;離相是無涅槃的相;滅相是無生死涅槃的無相,連無相亦無,即是非有非無之中道妙理。這裡的三相,是指即止相、舉相、捨相。
[3]漏盡:斷盡一切的煩惱。「漏盡智」指控斷盡一切煩惱之阿羅漢的智。「漏盡比丘」是斷盡一切煩惱的比丘,即阿羅漢。「漏盡明、漏盡通」是漏盡智證明、通的簡稱。「漏盡意解」指稱斷盡一切煩惱之後心意獲得解脫,這是小乘阿羅漢所證得之果。「漏盡無所畏」是四無所畏之一,即在大眾之中明言我已經斷盡一切煩惱而無所怖畏。「漏盡阿羅漢」是斷盡一切煩惱的阿羅漢。「漏縛」漏與縳。漏是漏失的意思,縛是繫縛的意思,兩者都是煩惱的別名。
※心思如果一直停留在「止相」,成了懈怠,就像火候不夠,易碎的鋼;鬆脫的琴弦。一直留在「舉相」,即便過份精進,讓自己陷入了得、失的焦慮中,就像焦熱的鋼;拉緊的琴弦。一向俱捨,就等於忘失了修行,此謂捨相。修行,也像照顧爐火一樣,得依著需要,隨時鼓風(扇韝)增溫、灑水降溫,或者暫時保持現況,也不鼓風,也不灑水(俱捨),來維持所需的溫度。
七、如田夫,隨時耕磨,隨時溉灌,隨時下種已,不作是念:欲令今日生長,今日果實,今日成熟,若明日、後日也。而彼種子已入地中,則自隨時生長,果實成熟。譬如伏雞生卵,隨時消息,冷暖愛護,彼伏雞不作是念:我今日,若明日、後日,當以口啄爪刮,令其兒安隱得生。然其伏雞,善伏其子,愛護隨時,其子自然安隱得生。
如是,善學三學[1],隨其時節,自得不起諸漏[2],心善解脫。(雜.八三九)
[1]三學:戒學、定學、慧學。戒即禁戒,律藏之所詮,能防止人們造作一切身口意的惡業;定即禪定,經藏之所詮,能使人們靜慮澄心;慧即智慧,論藏之所詮,能使人們發現真理而斷愚痴。修此三學,可以由戒得定,由定發慧,最終獲得無漏道果,所以三學又名為三無漏學。
[2]諸漏:一切的煩惱,「漏」即煩惱的別名。
※修行必須細水長流,不可「揠苗助長」。「隨時耕磨,隨時溉灌」、「隨時消息(關懷;用心)、冷暖愛護」。是不放逸的要義。
八、以無慚、無愧故放逸[1],放逸故不恭敬,不恭敬故習惡知識,習惡知識故不欲見聖[2]、不欲聞法[3]、常求人短,求人短故不信、難教、戾[4]語、嬾墮[5],嬾墮故掉[6]、不律儀、不學戒[7],不學戒故失念、不正知、亂心,亂心故不正思惟、習近邪道、懈怠心,懈怠心故身見、戒取、疑,疑故不離貪、恚、痴,不離貪、恚、癡故不堪能離老、病、死。斷三法故,堪能離老、病、死。云何三?謂貪、恚、癡。以慚愧故不放逸,不放逸故恭敬順語、為善知識[8],為善知識故樂見賢聖、樂聞正法[9],不求人短,不求人短故生信,順語、精進,精進故不掉、住律儀、學戒,學戒故不失念、正知、住不亂心,不亂心故正思惟、習近正道、心不懈怠,心不懈怠故不著身見、不著戒取、度疑惑,不疑故不起貪、恚、痴,離貪、恚、痴故堪能斷老、病、死。(雜‧三四五(三四六))
[1]放逸:放縱心思,任性妄為。
[2]聖:詳見第34頁聖條。
[3]法:是指一切的事物。詳見第30頁一切諸法條。
[4]戾:含急、暴的意思,音力。
[5]嬾墮:同「懶惰」。
[6]掉:一種令心高舉而不得安寧的煩惱。
[7]戒:防非止惡的意思。詳見第36頁戒條。
[8]善知識:能教眾生遠離惡法修行善法的人。
[9]正法:1.真理的道法。2.正法時期。「正法依」是佛的尊號,因佛能以正法向眾生宣說,為正法之所依。「正法輪」指真理的教法,亦即如來所說的教法。「正法眼藏」謂佛的心眼徹見正法,名正法眼,深廣而萬德含藏,叫做藏。正法眼藏,是禪宗用來稱其教外別傳的心印。
九、若有眾生修行慈心解脫,廣布其義,與人演說,當獲此十一果報。云何為十一?臥安,覺安,不見惡夢,天護,人愛,不毒,不兵,水、火、盜賊終不侵拄[1],若身壞命終,生梵天上。是謂,比丘!能行慈心,獲此十一之福。
爾時,世尊便說斯偈:
若有行慈心,亦無放逸行;諸結漸漸薄,轉見於道跡。
以能形此慈,當生梵天上;速疾得滅度,永至無為處。(增‧四四三)
[1]盜賊不侵「拄」:拄,音主,用以支撐之木棟。
十、多聞聖弟子心與慈俱,遍滿一方成就遊。如是二三四方,四維上下,普周一切,心與慈俱,無結無怨,無恚無諍,極廣甚大,無量[1]善修,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。(中‧二七)
[1]無量:多到不可計量。
十一、心與慈俱多修習,於淨最勝;悲心修習多修習,空入處最勝;喜心修習多修習,識入處最勝;捨心修習多修習,無所有入處最勝。(雜‧七五五(七四三))
※四無量心是慈無量心、悲無量心、喜無量心、捨無量心。與一切眾生樂,名慈無量心;拔一切眾生苦,名悲無量心;見人行善或離苦得樂,深生歡喜,名喜無量心;如上三心,捨之而不執著,或怨親平等,不起愛憎,名捨無量心。因此四心普緣無量眾生,引生無量之福,故名無量心。又此四心若依禪定而修,則生色界梵天,故又名四梵行。
十二、是為具惡人已,便具親近惡知識;具親近惡知識已,便具聞惡法;具聞惡法已,便具生不信;具生不信已,便具不正思惟;具不正思惟已,便具不正念、不正智;具不正念、不正智已,便具不護諸根,具不護諸根已,便具三惡行;具三惡行已,便具五蓋;具五蓋[1]已,便具無明[2];具無明已,便具有愛。如是此有愛展轉具成。是為具善人已,便具親近善知識;具親近善知識已,便具聞善法;具聞善法已,便具生信;具生信已,便具正思惟;具正思惟已,便具正念、正智;具正念、正智已,便具護諸根,具護諸根已,便具三妙行;具三妙行已,便具四念處;具四念處已,便具七覺支;具七覺支已,便具明、解脫。如是此明、解脫展轉具成。(中‧五二)
[1]五蓋:五種的煩惱。蓋就是煩惱的別名,因煩惱能蓋覆人們的心性,使不生善法。合貪欲、瞋恚、睡眠、掉悔、疑法,叫做五蓋。
[2]無明:不明白道理,亦即愚痴的別名。
十三、阿難!莫作是語│半梵行者是善知識[1]、善伴黨,非惡知識、惡伴黨。所以者何?純一滿淨,梵行清白,謂善知識、善伴黨,非惡知識、惡伴黨。所以者何?我常為諸眾生作善知識。其諸眾生有生故,當知世尊正法,現法令脫於生;有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苦者,離諸熾然,不待時節,現令脫惱苦,見通達,自覺證知,是則善知識、善伴黨,非惡知識、惡伴黨。(雜‧一一二五 (一二三八))
[1]善知識:能教眾生遠離惡法修行善法的人。
十四、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,有漏是取,彼識能生愛、恚,是名有漏[1]法。云何無漏法?諸所有色無漏非受,彼色若過去、未來、現在,彼色不生愛、恚;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,無漏非受,彼識若過去、未來、現在,不生愛、恚,是名無漏法[2]。(雜‧一Ο二(五六))
[1]有漏:有煩惱之法就叫做有漏法。詳見第71頁有漏條。
[2]無漏法:清淨無煩惱之法。出世間的一切無為法,都是清淨無煩惱之法,如三乘聖人所證得的戒定慧和涅槃,就是出世間的無漏法。「無漏因」謂無漏果的業因,如四諦中的道諦是。「無漏果」是清淨無煩惱的道果,如四諦中滅諦的涅槃是。「無漏界」是清淨無煩惱的世界,即涅槃。「無漏通」指清淨無煩惱的神通。在六通中,前五通是有漏通,第六漏盡通才是無漏通。「無漏智」:三乘人離諸煩惱的清淨智,此智有斷惑證真的功用。「無漏後身」謂清淨無煩惱叫做無漏,最後一次生死的身叫做後身,無漏後身就是二乘無學果的身。
十五、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眾生常與界[1]俱,與界和合。云何眾生常與界俱?謂眾生行不善心時與不善界俱,善心時與善界俱,勝心時與勝界俱,鄙心時與鄙界俱。是故,諸比丘!當作是學,善種種界!(雜‧四四四(四四五))
[1]界:1.差別的意思,亦即事物彼此差別而無混雜。2.性的意思,亦即事物固有的本體。「界分」指欲界色界無色界之三界。.界趣:謂三界六趣是眾生生死輪迴的地方。「界內」指三界之內。
十六、佛告羅侯羅:「諦聽!善思!當為汝說。羅侯羅!若比丘於所有地界,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,若內、若外、若粗、若細,若好、若醜,若遠、若近,彼一切非我、不異我、不相在如實知,水界、火界、風界、空界、識界亦復如是。
十七、羅侯羅!比丘如是知、如是見,於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,無有我、我所見、我慢[1]繫[2]著使[3]。羅侯羅!若比丘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,無有我、我所見、我慢繫著使,是名斷愛縛諸結[4]、斷諸愛[5]、止[6]慢無間[7]等、究竟苦邊。」 (雜‧四六四(四六五))
[1]我慢:自高自大,侮慢他人。
[2]繫:繫縛,因煩惱如繩子能繫縛身心,使人不得自在。
[3]使:煩惱的別名,因煩惱能使眾生流落於生死。
[4]愛縛諸結:「愛縛」是恩愛的繫縛。「結」是繫縛的意思,煩惱的別名。詳見第85頁結條。
[5]愛:愛著是貪愛不捨的意思;「愛執」是愛惜執著;「愛縛、愛繫」是恩愛的繫縛。「愛著」:是貪愛不捨的意思。「愛行」即愛欲之情多的人,若推理多的人,則叫做見行。行是心行,也就是心理活動。「愛取」愛與取。愛是喜歡的意思;取是要的意思。「愛欲」指貪愛五欲。「愛見」是貪愛的見解,或愛與見的二種煩惱,愛是指思惑,見是指見惑。智度論說:「煩惱有二種,一屬愛,二屬見」。「愛見大悲」指自己雖未斷煩惱卻運用大悲以救濟眾生。
[6]止:定的意思,禪定的別名。「止犯」止是停止,犯是不作善法,停止不作善法,叫做止犯。「止持戒」是制止罪惡行為的戒法,如五戒八戒等是。
「止觀」謂止與觀。止是止息一切妄念,觀是觀察一切真理。止屬於定,觀屬於慧,止觀就是定慧雙修的意思。
[7]無間:無有間斷。「無間修」是沒有間斷的修行,為四修之一。「無間業」是受苦沒有間斷的五種大惡業。「無間地獄」是受苦沒有間斷的地獄,為八熱地獄之一。
十八、爾時世尊告諸比丘:緣界種種故生種種觸,緣種種觸生種種想,緣種種想生種種欲,緣種種欲生種種覺,緣種種覺生種種熱,緣種種熱生種種求。
云何種種界?謂十八界[1],眼界......乃至法界[2]。(雜.四五四(四五五))
[1]十八界:合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之六根,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之六塵,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之六識,名為十八界。此中因根對塵,中間發識以了別境界。如眼根為能發,眼識為所發,色塵為助發。眼根如是,餘根可類推。每一根的根境識,必須同時具備,才會發生效用。(效用:見、聞、嗅、嘗、覺、思)
[2]法界:1.法者諸法,界者分界,諸法各有自體,而分界不同,故稱法界。2.法者諸法,界者邊際之義,窮極諸法的邊際,故稱法界。3.法者諸法,界者性之義,諸法在外相上雖千差萬別,但皆同一性,故稱法界。4.一一之法,法爾圓融,具足一切諸法,故稱法界。「法界身」指周遍於法界的身體,亦即佛三身中之法身。「法界佛」是華嚴經所說十種佛之一。佛證悟了一真法界的大智慧後,其大光明遍照於一切法界,故稱法界佛。「法界性」簡稱法界或法性。法界亦即法性。「法界觀」是否證入華嚴經所說的法界的觀法,即一真法界觀、理事無礙觀、周遍含容客觀。
十九、尊者阿難告瞿師羅長者:有三界[1]。云何三?為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。(雜‧四六Ο(四六一))
[1]三界: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。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眾生所住的世界,上自六欲天,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,下至無間地獄皆屬之;色界是無淫食二欲但還有色相的眾生所住的世界,四禪十八天皆屬之;無色界是色相俱無但住心識於深妙禪定的眾生所住的世界,四空天屬之。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來的境界,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為目的。「三界眼」謂佛的德號。因佛是三界眾生之眼,能令眾生避開生死的痛苦。「三界藏」謂三界含藏一切眾生的煩惱。「三界尊」是佛的德號,因佛是三界中的眾生所共同尊重的聖人。「三界八苦」生活在三界中的人們有八種的痛苦,即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愛別離苦、怨憎會苦、求不得苦、五陰熾盛苦。
二十、尊者阿難答瞿師羅長者:「謂三種出界。云何三?謂從欲界出至色界,色界出至無色界、一切諸行一切思想滅[1]界,是名三出界。」
即說偈言:
知從欲界出,超踰於色界,一切行寂滅[2],勤修正方便;
斷除一切愛,一切行滅盡,知一切有餘,不復轉還有。(雜‧四六二(四六三))
[1]滅:涅槃。詳見第32頁滅條。
[2]寂滅:涅槃。
二十一、婆羅門白佛:「云何,我問『自作自覺』,說言無記;『他作他覺』,說言無記,此義云何?」
佛告婆羅門:「自作自覺則墮常見[1],他作他覺則墮斷見[2]。義說、法說,離此二邊[3],處於中道[4]而說法,所謂此有故彼有,此起故彼起,緣無明行,...乃至純大苦聚。」(雜‧三三八(三ΟΟ))
[1]常見:是堅持身心常住永恆不滅的邪見。
[2]斷見:是堅持人死之後身心斷滅不復再生的邪見。「斷常二見」指斷見和常見。「斷滅」指人死之後不復再生的邪見。「斷惑」指斷除一切貪瞋痴等煩惱。「斷惑證真」謂斷除一切貪瞋痴等的煩惱,才能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。
[3]二邊:1.指常斷二邊見。無常誤認為有常是常見;非滅誤認為斷滅是斷見。2.有邊和無邊。邊是邊際的意思。世間一切的事物,必假眾緣和合而生,無有自性,雖無自性,但不能說是無,是名有邊;又世間一切的事物,即假眾緣和合而生,原無自性,無自性,則一切法皆空,不能說是有,是名無邊。
[4]中道:不偏於空,也不偏於有,非空非有,亦空亦有,不落二邊,圓融無礙,謂之中道。法相以唯識為中道,三論以八不為中道,天台以實相為中道,華嚴以法界為中道。「中道觀」是觀想中正不偏之理的觀法,為天台三觀之一。
「中道義」是中道的勝義,即離互相對立的二邊,連中亦不要,絕諸對待的勝義。「中道實相」諸法非空非有,亦空亦有,不落二邊,圓融無礙,叫做中道實相。
二十二、是為具善人已,便具親近善知識;具親近善知識已,便具聞善法;具聞善法已,便具生信;具生信已,便具正思惟;具正思惟已,便具正念、正智;具正念、正智已,便具護諸根;具護諸根已,便具三妙行;具三妙行已,便具四念處;具四念處已,便具七覺支[1];具七覺支已,便具明[2]、解脫。如是此明、解脫展轉具成。(中‧五一)
[1]七覺支:謂七覺分,又名七菩提分、七等覺支,為五根五力所顯發的七種覺悟。一、擇法菩提分,即以智慧簡擇法的真偽。二、精進菩提分,即以勇猛心,力行正法。三、喜菩提分,即心得善法,而生歡喜。四、輕安菩提分,即除去身心粗重煩惱,而得輕快安樂。五、念菩提分,即時刻觀念正法,而令定慧均等。六、定菩提分,即心唯一境,而不散亂。七、捨菩提分,即捨離一切虛妄的法,而力行正法。
[2]明:1.智慧的別名。2.真言陀羅尼的別名。「明處」是學習而生智慧之處,「明脫」謂脫離愚痴叫做明;離開貪愛叫做脫。「明心見性」明心是發現自己的真心;見性是見到自己本來的真性。
二十三、世尊告諸比丘:有五根。何等為五?謂信根、精進根、念根、定根、慧根。信根者,當知是四不壞淨。精進根者,當知是四正勤[1]。念根者,當知是四念處。定根者,當知是四禪。慧根者,當知是四聖諦。(雜‧六六九(六五七))
[1]四正勤:已生惡令斷滅、未生惡令不生、未生善令生起、已生善令增長。此四正勤就是精進,精進勤勞修習四種道法,以策勵身口意,斷惡生善。
二十四、若聖弟子成就慧根者,能修信根,依離、依無欲、依滅、向於捨,是名信根成就;信根成就,即是慧根。如信根,如是精進根、念根、定根、慧根亦如是說。是故就此五根,慧根為其首,以攝持故。譬如堂閣,棟為其首,眾材所依,以攝持故。如是五根[1],慧為其首,以攝持故。(雜‧六六八(六五六))
二十五、何等為覺[2]力?於善、不善法如實知[3],有罪、無罪,習近、不習近,卑法、勝法,黑法、白法,有分別法、無分別法,緣起法、非緣起法如實知,是名覺力。何等為精進力?謂四正勤,如前廣說。何等為無罪力?謂無罪身、口、意,是名無罪力。何等為攝力?謂四攝[4]事:惠施、愛語、行利、同利。(雜‧六七九(六六七))
[1]五根:1.眼耳鼻舌身意等之五根,眼根能生眼識,耳根能生耳識,鼻根能生鼻識,舌根能生舌識,身根能生身識。2.信根、進根、念根、定根、慧根、因此五法是生聖道的根本,故名五根。
[2]覺:是覺察或覺悟的意思。參見第34頁覺條。
[3]如實知:指所知極符合真如實相。參見第30頁如實知條。
[4]四攝:指四攝法,布施攝、愛語攝、利行攝、同事攝。布施攝是對於錢財心重的人,用財施,對於求知心重的人,用法施,使雙方情誼逐漸深厚,而達到我度化對方的目的;愛語攝是隨著眾生的根性,以溫和慈愛的言語相對,令他生歡喜心,感到我和藹可親而與我接近,以達到我度化對方的目的;利行攝是修菩薩道者,以身口意諸行皆有利於人,以損己利人的行為,感化眾生共修佛道,以達到我度人的目的;同事攝是修菩薩道者,要深入社會各階層中,與各行各業的人相接近,做其朋友,與其同事,在契機契緣的情況下,而度化之。菩薩濟度眾生,必須先行此四攝法,使眾生愛我敬我信我,然後方能聽我勸導,修行佛道。
二十六、世尊告諸比丘:有四力。何等為四?謂覺力、精進力、無罪力、攝力,如上說。若比丘成就此四力者,得離五恐怖。何等為五?謂不活恐怖、惡名恐怖、眾中恐怖、死恐怖、惡趣恐怖,是名五恐怖。(雜‧六八二(六七Ο))
二十七、世尊告諸比丘:有五力[1]。何等為五?信力、精進力、念力、定力、慧力。(雜‧六八五(六七三))
[1]五力:五根堅固發生力量,叫做五力,即信力、精進力、念力、定力、慧力。信力是信根增長,能破諸邪信;精進力是精進根增長,能破身之懈怠;念力是念根增長,能破諸邪念;定力是定根增長,能破諸亂想;慧力是慧根增長,能破三界之諸惑。
二十八、世尊告諸比丘:彼信力,當知是四不壞淨。精進力者,當知是四正勤。念力者,當知是四念處。定力者,當知是四禪。慧力者,當知是四聖諦[1]。(雜‧六八七(六七五))
[1]四聖諦:即苦諦、集諦、滅諦、道諦的真理,參見第127頁四諦條。
二十九、謂貪欲永盡,瞋恚、愚痴永盡,一切煩惱永盡,是無為法。云何為無為道跡?謂八聖道分[1],正見、正志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方便、正念、正定,是名無為道跡。(雜‧六Ο四(八九Ο))
[1]八聖道:又名八正道,即八條聖者的道法。一、正見,即正確的知見。二、正思惟,即正確的思考。三、正語,即正當的言語。四、正業,即正當的行為。五、正命,即正當的職業。六、正精進,即正當的努力。七、正念,即正確的觀念。八、正定,即正確的禪定。修此八正道,可證得阿羅漢果。
三十、有為者若生、若住、若異、若滅:無為者不生、不住、不異、不滅。(雜‧三三一(二九三))
三十一、是故,比丘!當觀自利、利他[1]、自他俱利,精勤修學。(雜‧三四七)
[1]利他:利益他人。
三十二、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我當教汝:如舍利弗比丘,智慧、大智、分別智、廣智、無邊智、捷疾[1]之智、普遊智、利智、甚深智、斷智、少欲知足、閑靜勇猛、念不分散、戒[2]成就、三昧[3]成就、智慧成就、解脫見慧成就、柔和無爭、去惡辯了、忍諸言語、歎說離惡、常念去離、愍念生萌,然熾正法[4]、與人說法無有厭足。(增‧四三三)
爾時,世尊說偈答言:「一切眾生類,悉共相纏縛;其有智慧者,孰能不愍傷?
善逝[5]哀愍故,常教授眾生;哀愍眾生者,是法之所應。」(雜‧一二三七(五七七))
[1]「捷疾」之智:敏捷快速。
[2]戒:見第36頁戒條。
[3]三昧:定。參見第99頁三昧條。
[4]正法:詳見第106頁正法條。
[5]善逝:如來十號之一,善是好,逝是去,佛修正道,入涅槃,向好的去處而去,故號善逝。詳見第20頁善逝條。
伍、四諦[1]、四念處[2]
一、一切法[3]皆四聖諦所攝,來入四聖諦中,謂四聖諦於一切法最為第一。猶如諸畜之跡[4],象跡為第一。(中.三0)(象跡喻經)
[1]四諦:又名四聖諦、四真諦,或四諦法,即苦諦、集諦、滅諦、道諦。苦諦是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,人生有三苦,八苦,無量諸苦,苦是現實宇宙人生的真相;集諦的集是集起的意思,是說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樣來的真理,人生的痛苦是由於凡夫自身的愚痴無明,和貪欲瞋恚等煩惱的掀動,而去造作種種的不善業,結果才會招集種種的痛苦;滅諦是說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歸宿的真理,因涅槃是常住、安樂、寂靜的境界;道諦是說明人要修道才能證得涅槃的真理,道有多種,主要是指修習八正道。此四聖諦括盡了世出世間的兩重因果,集是因,苦是果,是迷界的因果;道是因,滅是果,是悟界的因果。茲列表說明如下:
┌苦 諦(迷的果,即苦果)┐
四│ ├世間的因果
├集 諦(迷的因,即苦因)┘
聖│
├滅 諦(悟的果,即樂果)┐
諦│ ├出世間的因果
└道 諦(悟的因,即樂因)┘
[2]四念處:又名四念住,即身、受、心、法念處。詳見第78頁四念處條。
[3]一切法:一切道理或一切事物的意思。智度論說:「一切法略說有三種:一者有為法,二者無為法,三者不可說法。此三已攝一切法。」詳見第30頁一切諸法條。
[4]跡:腳印。
二、有四法[1]成就,名曰大醫王者:一者善知病,二者善知病源,三者善知病對治,四者善知治病已,當來更不發動。
如來、應、等正覺為大醫王,成就四德[2],療眾生病亦復如是:謂苦聖諦如實知,苦集聖諦如實知,苦滅聖諦如實知,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。(雜.三八八)
[1]四法:1.指法寶中的四法,即教法、理法、行法、果法。教是佛所說的言教;理是教中所詮的義理;行是依理而起修的行持;果是由行而證的覺果。2.指菩薩修行的四法,即不捨菩提心、不捨善知識、不捨堪忍愛樂、不捨阿練若。3.指信、解、行、證。
[2]四德:指大乘大般涅槃所具有的四種德,即常、樂、我、淨。常者,涅槃之體,恆常不變,沒有生滅;樂者,涅槃之體,永遠寂滅、安閒、受用、無絲毫的煩惱;我者,涅槃之體,得大自在,沒有絲毫的束縛;淨者,涅槃之體,解脫一切的垢染,非常清淨。
三、世尊告五比丘:有此四諦,云何為四?苦諦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憂悲惱、怨憎會、恩愛別、所欲不得,即五盛陰[1]苦。
苦集諦:所謂受愛之分,集之不倦,意常貪著。
苦盡諦:能使彼愛滅盡無餘,亦不更生,是謂苦盡諦。
苦出要諦:所謂賢聖八品(正)道[2]。
是謂名為四諦之法。然復,此四諦者,眼生、智生、明生、覺生、光生、慧生。復次,四諦者,實、定、不虛不妄,終不有異。此四諦,如實不知者,則不成無上正真等正覺[3]。(增.二0九)
[1]五陰盛苦:五陰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為構成人身的五種要素,人生的種種痛苦,都是由這五種要素組成的人身而來,所以說是五陰盛苦,為八苦之一。「五陰」是五蘊的舊譯,陰是障蔽的意思,能陰覆真如法性,起諸煩惱。詳見第11頁五蘊條。「五陰魔」五陰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因此五者與煩惱,都是迷惑人的,所以叫做魔。
[2]八正道:又名八聖道,即八條聖者的道法。詳見第124頁八聖道條。
[3]無上正等正覺: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新譯,意思是宇宙間至高無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覺悟,亦即究竟圓滿的佛果。
四、有一道淨眾生,度憂畏,滅苦惱,斷啼哭,得正法[1],謂四念處[2]。
過去、未來、現在如來、羸無所著、等正覺,亦斷五蓋[3]、心穢、慧羸,立心正住於四念處,修七覺支[4],得覺無上正盡之覺[5]。云何為四?
[1]正法:真理的道法。詳見第106頁正法條。
[2]四念處:參見第78頁四念處條。
[3]五蓋:參見第109頁五蓋條。
[4]七覺支:參見第119頁七覺支條。
[5]正盡之覺:徹底的解脫、覺悟。
(一)觀[1]身如身念處:
行住坐臥,眠寤語默皆正知之。
生惡不善念,以善法念治斷滅止,猶木工師,彼持墨繩,用絣於木[2],則以利斧斫治[3]令直。
齒齒相著,舌逼上齶,以心治心,治斷滅止,猶二力捉一羸人,處處旋捉,自在打鍛。
念入息即知念入息,念出息即知念出息。入息長即知入息長,出息長即知出息長,入息短即知入息短,出息短即知出息短。覺一切身息入,覺一切身息出。覺止身行息入,覺止口行息出。
離生喜樂;定生喜樂;無喜生樂,漬身潤澤,無處不遍。於此身中,以清淨心無處不遍。
念光明想,善受善持憶所念,修光明心,心終不為闇之所覆。
善受觀相,善憶所念;從頭至足,觀見種種不淨充滿:我此身中有髮、毛、爪、齒、膚、皮、肉、筋、骨、心、腎、肝、肺、大腸、小腸、脾、胃、糞、腦、及腦根、淚、汗、涕、唾、膿、血、肪、髓、涎、痰、小便,猶如器盛若干種子,有目之士,悉見分明,謂稻、粟種、蔓菁[4]、芥子[5]。觀身諸界:我此身中有地界、水界、火界、風界、空界、識界。
觀彼死屍,鳥啄狼食,火燒埋地,悉腐爛壞,骨銷在地,骨節解散,見已自比:今我身亦復如是,俱有此法,終不得離。如是,觀內身如身,觀外身如身。立念在身,有知有見,有明有達,是謂觀身如身。
[1]觀:以正慧觀察事理的意思。「觀心」指觀察自己的心性。「觀行」1.先觀事理,然後起行。2.觀心的修行方法。「觀法」是觀念真理的方法。「觀空」謂觀察諸法體空的道理。
[2]用絣於木:用繩墨測量木頭是否平直。絣,線繩,音併。
[3]利斧斫治:以鋒利的刀斧砍去木頭不直的部分。斫,砍,音濁。
[4]蔓菁:植物名,又稱蕪菁。
[5]芥子:芥菜的種子,顆粒很小。
(二)觀覺(受)如覺(受)念處:
覺樂覺時,便知覺樂覺、覺苦覺時,便知覺苦覺、覺不苦不樂覺時,便知不苦不樂覺。
覺樂身、苦身、不苦不樂身。樂心、苦心、不苦不樂心。樂食、苦食、不苦不樂食;樂無食、苦無食、不苦不樂無食。樂欲、苦欲、不苦不樂欲;樂無欲覺、苦無欲覺、不苦不樂無欲覺時,便知覺不苦不樂無欲覺。
如是,觀內覺如覺,觀外覺如覺。立念在覺,有知有見,有明有達,是謂觀覺如覺。
(三)觀心如心念處:
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,無欲心知無欲心如真;有恚、無恚;有癡、無癡;有穢汙、無穢汙;有合、有散;有下、有高;有小、有大;修、不修;定、不定;有不解脫心知不解脫心如真,有解脫心知解脫心如真。
如是,觀內心如心,觀外心如心。立念在心,有知有見,有明有達,是謂觀心如心。
(四)觀法如法念處:
眼緣色生內結,內實有結知內有結如真,內實無結知內無結如真。
若未生內結而生者知如真,若已生內結滅不復生者知如真,如是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是謂觀法如法,謂六內處。內實有欲知內有欲如真,內實無欲知無欲如真,若未生欲而生者知如真,若已生欲滅不復生者知如真,如是,瞋恚、睡眠、掉悔、疑。是謂觀法如法,謂五蓋也。
內實有念覺支知有念覺支如真,內實無念覺支知無念覺支如真,如是,擇法、精進、喜、息、定、捨。是謂觀法如法,謂七覺支。
若有少少須臾頃,立心正住四念處者,彼朝行如是,暮必得昇進。彼暮行如是,朝必得昇進。(中.九八)(念處經)
五、云何為正身自重,一其心念,不顧聲、色,攝[1]持一切心法[2],住身念處?如是,身身觀念住,精勤方便,調伏[3]世間貪憂;受;心;法法觀念住,亦復如是。
專心正念,護持油缽,自心隨護,未曾至方。(雜.六三七)
[1]攝:指攝心,收攝散亂的心意。「攝受」又叫做攝取,就是佛以慈悲心去攝取眾生。
[2]心法:1.經典以外所傳授的佛法。2.一切諸法,分為色法和心法二種,色法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質,心法是指一切無形的精神。
[3]調伏:調理制伏。
※在美色與歌舞表演的熱鬧場合裡,一個殺手,從背後拿刀押著,要求捧著一碗滿滿的油,走過這個人群。其間,只要稍有一點點油,從碗溢出,就會立即被殺而沒命。在這種情形下,被脅迫的人,定非常專心一意的注意著碗,謹慎著走路,不再會被熱鬧的歌舞表演所吸引,而左顧右盼,分心失神了。佛陀舉此例,說明四念處的修習,必須下定決心,讓自己的心念,能專注觀察,不要受外界聲色的干擾。
六、云何修安那般那念,四念處滿足?
如是,聖弟子入息念時,如入息念學,出息念時,如出息念學;若長、若短;一切身行覺知入息念時,如入息念學,出息念時,如出息念學;身行休息入息念時,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學,身行休息出息念時,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學。聖弟子爾時,【身身觀念住】,異於身者,彼亦如是隨身比思惟。
若有時,聖弟子喜覺知;樂覺知;心行覺知;心行息覺知入息念時,如心行息覺知入息念學,心行息覺知出息念時,如心行息覺知出息念學。是聖弟子爾時,【受受觀念住】,若復異受者,彼亦隨受比思惟。有時,聖弟子心覺知;心悅;心定;心解脫覺知入息念時,如入息念學,心解脫出息念時,如心解脫覺知出息念學。是聖弟子爾時,【心心觀念住】,若有異心者,彼亦隨心比思惟。
若聖弟子有時觀無常;斷[1];無欲;滅。是聖弟子爾時,【法法觀念住】,異於法者,亦隨法比思惟。(雜.八二二)
[1]斷:指斷結、斷煩惱。結就是煩惱的別名。「斷智」是斷煩惱之智。「斷滅」指人死之後不復再生的邪見。「斷惑」:斷除一切貪瞋痴等煩惱。「斷惑證真」謂斷除一切貪瞋痴等的煩惱,才能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。
※安那般那,即出入息。
七、何等為四念處集,四念處沒[1]?
食集則身集,食滅則身沒。觸集則受集,觸滅則受沒。名、色集則心集,名、色滅則心沒。憶念集則法集,憶念滅則法沒。隨集、滅法,觀身、受、心、法住,則無所依住,於諸世間則無所取。(雜.六二三)
[1]四念處「沒」:息滅,沒,音末。
※於「身、受、心、法」四念處的專注觀察時,若結合緣起法,觀察、思惟將會發現,它們都沒有一個永恆的依在處。
八、尊者阿那律語比丘言:若比丘諸漏已盡,所作已作,捨離重擔,離諸有結[1],正智心善解脫,彼亦修四念處也。所以者何?不得者得,不證者證,為現法樂住故。(雜.五四二)
[1]有結:有是說有生死的果報,結是煩惱的別名。
※解脫的聖者,亦修四念處。
九、當作自洲而自依,當作法洲而法依,當作不異洲、不異依。云何自洲以自依?法洲以法依?不異洲、不異依?
身身觀念處,精勤方便,正智、正念,調伏世間貪憂;如是,外身;內外身;受;心;法法觀念處,亦如是說。(雜.六五二)
※正法依是佛的尊號,因佛能以正法向眾生宣說,為正法之所依。舍利弗的去世阿難很傷心。佛陀以這段經文教導阿難。走在修行的路上,只能依靠自己對法的把握除此之外,再也沒有其它(異),可以作為依靠的。「四念處」的修習,即是這個可作為依靠的法。
十、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有四聖諦。何等為四?謂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。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、已解,於苦集聖諦已知、已斷,於苦滅聖諦已知、已證,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、已修,如是比丘則斷愛欲,轉去諸結,於慢無間等究竟苦邊。(雜‧三八二(三八三))
十一、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有四法成就,名曰大醫王者,所應王之具、王之分。何等為四?一者善知病,二者善知病源,三者善知病對治,四者善知治病已,當來更不動發。云何名良醫善知病?謂良醫善知如是如是種種病,是名良醫善知病。云何良醫善知病源?謂良醫善知此病因風起、癖[1]陰起、涎唾起、眾冷起、因現事起、時節起,是名良醫善知病源。云何良醫善知病對治?謂良醫善知種種病,應塗藥、應吐、應下、應灌鼻、應熏、應取汗,如是比種種對治,是名良醫善知對治。云何良醫善知治病已,於未來世永不動發?謂良醫善治種種病,令究竟除,於未來世永不復起,是名良醫善知治病,更不動發。如來、應、等正覺為大醫王,成就四德,療眾生病,亦復如是。云何為四?謂如來知此是苦聖諦如實知、此是苦集聖諦如實知、此是苦滅聖諦如實知、此是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。諸比丘!彼世間良醫於生根本對治不如實知,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苦根本對治不如實知[2]。如來、應、等、正覺[3]為大醫王,於生根本知對治如實知,於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苦根本對治如實知,是故如來、應、等正覺名大醫王。(雜‧三八八(三八九))
[1]「癖」陰:癖,嗜好,音庇。
[2]如實知:見第30頁如實知條。
[3]如來、應、等正覺:見第199頁如來十號條。
十二、去離貪欲,無復惡法,有覺、有觀,離生喜、樂,入初禪。滅於覺、觀,內喜、一心,無覺、無觀,定生喜、樂,入第二禪。除喜入捨,自知身樂,賢聖所求,護念一心,入第三禪。樂盡苦盡,憂、喜先滅,不苦不樂,護念清淨,入第四禪。(長‧十七)
※四禪天:色界諸天分為四禪,即初禪、二禪、三禪、四禪。一、清淨心中,諸漏不動,名為初禪,即梵眾、梵輔、大梵等三天,此三天已不須段食,故無鼻舌二識,惟有樂受,與眼耳身三受相應,喜受與意識相應。二、清淨心中,粗漏已伏,名為二禪,即少光、無量光、光音等三天,此三天無前五識,僅有意識,因之惟有喜捨二受,與意識相應。三、安穩心中,歡喜畢具,名為三禪,即少淨、無量淨、遍淨等三天,此三天識受皆與二禪略同,但意識怡悅之相,較為淨妙。四、前五識俱無,亦無喜受,僅有捨受,與意識相應,名為四禪,即無雲、福生、廣果、無想、無煩、無熱、善見、善現、色究竟等九天。根据大涅槃經說,初禪天人,因他們心中有粗細的思想,所以外面有火災;二禪天人,他們對於禪定,生喜樂心,所以外面有水災;三禪天人,他們呼吸粗重,所以外面有風災;惟獨第四禪,所有內外過患,一切均無,所以諸災不能到達那裡。「四禪定」是四種修之可以生到色界四禪天的禪定。「四禪八定」四禪是色界的四種禪定;八定是色界的四禪與無色界的四無色定。
十三、佛告阿難:「初禪正受[1]時,言語寂滅[2];第二禪正受時,覺觀寂滅;第三禪正受時,喜心寂滅,第四禪正受時,出入息寂滅;空入處正受時,色想寂滅;識入處正受時,空入處想寂滅;無所有入處正受時,識入處想寂滅,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,無所有入處想寂滅;想受滅正受時,想受寂滅,是名漸次諸行寂滅。」
佛告阿難:「於貪欲心不樂、解脫,恚、癡心不樂、解脫,是名勝止[3]息、奇特止息、上止息、無上止息,諸餘止息無過上者。」(雜‧四七三(四七四))
[1]正受:想心都息,緣慮並亡,與三昧相應的禪定,叫做正受。「正思惟」指正確的思考,亦即思考四諦的道理,以引發正當的欲念,明瞭世出世間的因果,斷集證滅,離苦得樂,是八正道之一。
[2]寂滅:涅槃。「寂」又叫做滅,涅槃的別名「寂念」是寂靜的念慮,即禪定。「寂常」無煩惱叫做寂,無生滅叫做常,寂常就是涅槃的道理。「寂種」謂歡喜涅槃寂滅的種性,如聲聞緣覺乘之行人是。「寂靜」是脫離一切之煩惱叫做寂,杜絕一切之苦患叫做靜,寂靜即涅槃的道理。「寂然」指寂靜無事的狀態。「寂然界」是二乘人所證得的涅槃境界。
[3]止:定的意思,禪定的別名。參見第113頁止條。
十四、世尊告詵陀迦旃延:當修真實禪,莫習強良禪,如強良馬,繫槽櫪[1]上,彼馬不念:我所應作、所不應作,但念榖草。如是,丈夫於貪欲纏多所修習故,彼以貪欲心思惟,於出離道不如實知,心常馳騁,隨貪欲纏而求正受;瞋恚、睡眠、掉悔、疑多修習故,於出離道不如實知,以疑蓋心思惟,以求正受。詵陀!若真生馬繫槽櫪上,不念水草,但作是念:駕乘之事。如是,丈夫不念貪欲纏,住於出離如實知,不以貪欲纏而求正受,亦不瞋恚、睡眠、掉悔、疑纏,多住於出離;瞋恚、睡眠、掉悔、疑纏如實知,不以疑纏而求正受。如是,詵陀!比丘如是禪者,不依地修禪,不依水、火、風、空、識、無所有、非想非非想而修禪。不依此世、不依他世,非日、月,非見、聞、覺、識,非得:非求,非隨覺,非隨觀而修禪。(雜‧九一八(九二六))
[1]「槽櫪」:養馬的器具。
十五、上座答言:「尊者阿難!斷一切行,是名斷界;斷除愛欲,是無欲界;一切行滅[1],是名滅界。」(雜‧四六三(四六四))
[1]滅:1.梵語涅槃,華譯為滅,因涅槃之體,無為寂滅,故名。2.指四諦中的滅諦。3.即戒行,因戒行能滅除諸惡。
十六、彼云何名為空三昧[1]?所謂空者,觀一切諸法,皆悉空虛,是謂名為空三昧。彼云何名為無想三昧?所謂無想者,於一切諸法,都無想念,亦不可見,是謂名為無想三昧。云何名為無願三昧?所謂無願者,於一切諸法,亦不願求,是謂名為無願三昧。如是,比丘!不得此三三昧,久在生死,不能自覺寤。如是,諸比丘!當求方便,得此三三昧。如是,諸比丘!當作是學。(增‧二一四)
[1]三昧:又名三摩提,或三摩地,華譯為正定,即離諸邪亂,攝心不散的意思。「三昧印」即入定印。「三昧耶」1.平等的意思。2.內德外相平等的意思。3.本誓的意思。
陸、因緣[1]果報[2]
一、說賢聖出世[3]、空[4]相應、緣起隨順法:所謂有是,故是事有;是事有故,是事起。所謂緣無明行,緣行識,緣識名色,緣名色六入處,緣六入處觸,緣觸受,緣受愛,緣愛取,緣取有,緣有生,緣生老死憂悲苦惱。如是如是,純大苦聚集,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。此甚深處:所謂緣起。倍復甚深難見:所謂一切取離、愛盡、無欲、寂滅、涅槃。(雜.三三一)
[1]因緣:凡一事一物之生,本身的因素叫做因,旁助的因緣叫做緣。「緣起」眾緣和合而生起,也就是各種條件和合而生的意思,一切有為法都是由眾緣和合而生起的。或指事情起始的緣由。「因緣和合」由因與緣的和合而成。天地間一切萬物,都是由自因(親因)與緣(助緣)和合而成的。
「十二因緣」又名十二有支,或十二緣起,是說明有情生死流轉的過程。十二因緣是無明(貪瞋痴等煩惱為生死的根本)、行(造作諸業)、識(業識投胎)、名色(但有胎形六根未具)、六入(胎兒長成眼等六根的人形)、觸(出胎與外境接觸)、受(與外境接觸生起苦樂的感受)、愛(對境生愛欲)、取(追求造作)、有(成業因能招感未來果報)、生(再受未來五蘊身)、老死(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)。以上十二支,包括三世起惑、造業、受生等一切因果,周而復始,至於無窮。茲列表說明如下:
┌1 無明 (貪瞋痴等煩惱)────────(惑)
┌過去二因 ┴2 行 (造作諸業)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(業)
│ ┌3 識 (業識投胎)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(苦)
│ ├4 名色 (但有胎形六根未具)──────(苦)
十二因緣 ├現在五果 ┼5 六入 (長成眼等六根人形)──────(苦)
│ ├6 觸 (出胎與外境接觸)───────(苦)
與 │ └7 受 (與外境接觸生苦樂感受)────(苦)
│ ┌8 愛 (對境生愛欲)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(惑)
三世因果 ├現在三因 ├9 取 (追求造作)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(惑)
│ └10 有 (成業因能招未來果報)─────(業)
│ ┌11 生 (再受未來五蘊身)───────(苦)
└未來二果 ┴12 老死 (未來身又漸老而死)──────(苦)
[2]果報:由於過去的業因造成現在的結果,叫做果,又因為這果是過去的業因所召感的酬報,所以又叫做報。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,就是果報的意義。
[3]出世:1.諸佛為救濟眾生而出現於世。2.跳出世間不再受生死。「出世法」出離世間之法,亦即斷惑證真或帶業往生。「出世心」出離世間的心,亦即無煩惱的無漏心。「出世果」出離世間的果報,亦即不生不滅的涅槃。「出世間」一切生死之法為世間,不生不滅之涅槃為出世間,如苦集二諦是世間,滅道二諦是出世間。「出世間法」名出世間道,即是出離有為迷界的道法。「出世大事」佛出現於世的大事因緣。「出世本懷」釋迦如來出現於世的本意。
[4]空:因緣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,究竟而無實體,叫做空,也是假和不實的意思。
二、佛告婆羅門[1]:我論因、說因:愚癡無聞凡夫,色集、色滅、色味、色患、色離不如實知故,愛樂於色,讚歎於色,染著心住。彼於色愛樂故取,取緣有,有緣生,生緣老死、憂悲惱苦,是則大苦聚集。受、想、行、識,亦復如是。是名有因有緣集世間,有因有緣世間集。多聞聖弟子,於色集、色滅、色味、色患、色離如實知已,於彼色不愛樂、不讚歎、不染著、不留住。不愛樂、不留住故,色愛則滅,愛滅則取滅,取滅則有滅,有滅則生滅,生滅則老死、憂悲惱苦滅。受、想、行、識,亦復如是。是名有因有緣滅世間,有因有緣世間滅。(雜.九九)
[1]婆羅門:婆羅賀摩拏的簡稱,為印度四姓之一,華譯外意、淨行、淨志、靜志等,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淨行的種族。
※多聞聖弟子於五蘊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)能「如實知」「不愛染」,漸與凡夫有莫大之差別。
三、眼空,常、恆、不變易法空[1],我所[2]空。所以者何?此性[3]自爾。若色、眼識,眼觸,眼觸因緣生受:若苦、若樂、不苦不樂,彼亦空,常、恆、不變異法空,我所空。所以者何?此性自爾。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亦復如是,是名空世間。(雜.二三四)
[1]法空:諸法緣起性空,為二空或三空之一。緣起性空是說宇宙間一切萬法都是緣起的,緣起的諸法,其性本空,無真實的自體可得。菩薩得此法空智慧,就能破除法執。「法空觀」觀色(物質)心(精神)等諸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,自性本空,無作者,無受者,這是大乘菩薩的觀慧。
[2]我所:我所有的簡稱。有我見的人,對於身外之物都認為我所有,叫做我所。
[3]性:實體之義。「性心」名心性。心性本來不二,不過有真妄、動靜、昏明的不同。性就是本性,也就是未動心前的心,它譬如水;心就是心念,也叫妄心、幻心,包括各種感受、印象、思維、認識等思想現象,它譬如波。水與波同是溼性,本來不異,但波是動相,水是靜相,波動則昏亂,水清則月現,這樣水與波又是不一。所以心與性是不一不異。「性分」指諸法差別的自性。「性相」1.性就是諸法永恆不變的本性,相就是諸法顯現於外可資分別的形相。2.無為法為性,有為法為相。
四、緣起法者,非我所作,亦非餘人作,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,法界[1]常住。(雜.三三七)
[1]法界:詳見第115頁法界條。
五、眼、色緣,生眼識,三事和合觸,觸俱生受、想、思。此四無色陰、眼、色,此等法名為人。於斯等法,做人想。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緣意、法生意識,三事和合觸,觸俱生受、想、思。此四無色陰、四大,士夫所依,此等法名為人。(雜.二八四)
六、猶如因木材、泥土、水草覆裹於空,便生屋名,當知此身亦復如是:因筋骨、皮膚、血肉纏裹於空,便生身名。內眼處及色,眼識知外色,是屬色陰,若有覺(受)、想、思(行)、識,是覺、想、思、識陰,如是觀陰合會。若見緣起便見法,若見法,便見緣起。(中.三0)(象跡喻經)
七、如此之琴,有眾多種具,謂有柄、有槽[1]、有麗[2]、有弦、有皮、巧方便人彈之;得眾具因緣,乃成音聲,非不得眾具而有音聲。前所聞聲,久已過去,轉亦盡滅,不可持來。如是,若色、受、想、思、欲,知此諸法無常,有為,心因緣生,而便說言是我、我所,彼於異時一切悉無。(雜.二六三)
[1]有槽:絃樂器上架絃的格子。
[2]有麗:指絃樂器上的裝飾。
※佛陀舉例一位國王沉迷琴聲:國王聽了美妙的琴聲後,不斷沈迷其中,要求大臣「取彼聲來」。大臣將演奏的琴拿來了,國王不悅的說:「我不要琴,把剛才美好的音聲拿來。」大臣非常為難,只好為國王分析說:「剛才那樣優美的琴聲,是由琴的柄、槽、皮、弦以及善巧的演奏師、配合典雅的曲目等,許多因緣條件的成就,才產生的。國王剛才聽到的聲音,已經消失了,不可再聞,無法拿來給您了。」國王聽了,心想:「咄!何用此虛偽物為。」因緣條件所組成的一切。分析起來,總是支離破碎,沒有核心主體。而人們卻希望在其中,找到可依靠或擁有的體相。想想看,佛菩薩的教誨並非情感的依靠與寄託,請檢查一下自己的動機,有沒有與因緣法相違背的成份。
八、識有緣則生,無緣則滅,識隨所緣生,即彼緣,說緣眼色生識,生識已,說眼識。如是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法生識,生識已,說意識。猶如火,隨所緣生,即彼緣,說緣木生火,說木火也,緣草糞聚火,說草糞聚火。(中.二0一)(嗏帝經)
九、譬如三蘆,立於空地,展轉相依,而得豎立。若去其一,二亦不立。若去其二,一亦不立。識緣名、色,亦復如是,展轉相依,而得生長。(雜.三二六)
※識、名、色三者的關係,就如同三支蘆葦,頂在一起,才得豎立一樣,缺一不可。
十、世尊為彼(摩竭陀王洗尼頻鞞娑邏)說苦、集、滅、道:汝當知色、覺(受)、想、行、識生滅。於是,諸摩竭陀人而作是念:若使色、覺、想、行、識無常者,誰活?誰受苦樂?世尊知摩竭陀人心之所念,便告比丘:愚癡凡夫不有所聞,見我是我,而著於我。但無我、無我所,空我、空我所,法生則生,法滅則滅,皆由因緣合會生苦。若無因緣,諸苦便滅。眾生因緣會相連續,則生諸法。如來見眾生相連續生已,便作是說:有生有死,往來善處及不善處。隨此眾生之所作業,見其如真。(中.六二頻鞞娑邏王迎佛經)
十一、世人顛倒,依於二邊:若有、若無。世人取諸境界,心便計著。若不受、不取、不住,不計於我,此苦生時生,滅時滅。於此不疑、不惑,不由於他而能自知,是名正見。如實正觀世間集者,則不生世間無見;如實正觀世間滅,則不生世間有見。如來離於二邊,說於中道:所謂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,謂緣無明有行,乃至生老病死、憂悲惱苦集。所謂此無故彼無,此滅故彼滅,謂無明滅則行滅,乃至生老病死、憂悲惱苦滅。尊者阿難說是法時,闡陀比丘遠塵、離垢[1],得法眼[2]淨,言:我今聞如是法,於一切行皆空,皆悉寂,不可得,愛盡,離欲,滅盡,涅槃,心樂正住解脫,不復轉還;不復見我,唯見正法。(雜.三九)
[1]離垢:脫離煩惱的垢染。「離垢眼」是脫離煩惱之垢染的清淨法眼。
[2]法眼:菩薩之眼,能夠清楚的見到一切法妙有的道理,為五眼之一。
十二、若眼起時則起,亦不見來處,滅時則滅,亦不見滅處,除假號法、因緣法:此起則起,此滅則滅。此六入亦無人造作,亦名色、六入法,由父母而有胎者,亦無(我),因緣而有,此亦假號,要前有對,然後乃有。猶如鑽木求火,以前有對,然後火生。火亦不從木出,亦不離木,若復有人,劈木求火,亦不能得,皆由因緣合會,然後有火。此六情起病,亦復如是,皆由緣會,於中起病。(增.三二九)(第一最空法經)
※「不見來處」「不見滅處」經中也作「不知來處」「不知滅處」錯綜複雜的因緣,找不到一個獨立的創造者,以及創造的開始與結束。好比鑽木取火,因為有合適的木頭,搓旋鑽熱的人...,諸多因緣的具足,才產生火,而不能說,火是由木頭自然產生的一樣。
十三、樂痛(受)者,欲愛使也。彼苦痛者,瞋恚使也。不苦不樂痛者,是癡使也。(增.一八七)
十四、若汝等如是知、如是見,汝等頗身生疹患,生甚重苦,乃至命欲斷,捨此更求外,頗有彼沙門[1]、梵志持一句咒、二句、三句、四句、多句、百句,持此咒令脫我苦,是謂求苦習、苦得、苦盡耶?(中.二0一)(嗏帝經)
[1]沙門:華譯勤息,即勤修佛道和息諸煩惱的意思,為出家修道者的通稱。
十五、來者不歡喜,去亦不憂慼,於世間和合,解脫不染著。(雜.一0六0)
※對於「得」來和「失」去免於貪憂等染著。
十六、若有故(意)作業[1],必受其報;或現世受,或後世受。若不故(意)作業,此不必受報。身故作三業:殺生、不與取[2]、邪淫。口業四:妄言、兩舌、麤言、綺語。意業四:貪伺、嫉、恚、邪見。自不作惡業,惡業何由生?是以男女在家、出家,常當勤修慈、悲、喜、捨心解脫。(中.一五)(思經)
[1]業:我們的一切善惡思想行為,都叫做業,參見第45頁業條。
[2]不與取:他人不與而自取,即偷盜之義。
※修行,就是在淨化自己已有的壞習性,同時,也在開發更多的好習性。好習性多了,那麼,相對地,就能淡化壞習性的影響力了。
十七、雖為極惡原,悔過漸復薄;是時於世間,根本皆消滅。莫為父母、妻子、沙門、婆羅門施行於惡,習其惡行。(增.四七一)
十八、云何為第一義空經?眼生時,無有來處;滅時,無有去處。如是,眼不實而生,生已滅盡,有業報而無作者,此陰滅已,異陰相續,除俗數法。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亦如是說,除俗數法。俗數法者,謂:此有故彼有,此起故彼起,如無明緣行,行緣識,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。又復:此無故彼無,此滅故彼滅,無明滅故行滅,行滅故識滅,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。(雜.三一三)(第一義空經)
十九、若色無我,受、想、行、識無我,作無我業,於未來世,誰當受報?世尊:色無常,是苦,是變易法,彼一切非我、非我所。如是見者,是為正見,受、想、行、識亦復如是。(雜.一0四)
※佛陀談到在我們的五蘊中,不會有一個「我」這樣不變的核心存在。若五蘊中,沒有一個不變的核心,是我的主體,那麼,下一輩子,又會是誰在承受業報呢?佛陀知道有人起了這樣的疑惑,於是,又再一次地解說五蘊是無常的,是苦的,是不斷變化著的,五蘊中,不會有一個不變的核心「我」也不會有什麼東西,是屬於這個核心「我」的,此這就是「正見」。
二十、尊者舍利弗言:世尊說苦樂從緣起生故,苦樂自作者,他作、自他作、非自非他無因作說者,彼亦從緣起生。若言不從緣生者;不從觸生者,無有是處。(雜.三四二)
※ 苦、樂,不會是自己產生的(自作),也不會是來自於不相關的第三者(他作),或者是無緣無故發生的(無因作)。若說不從因緣產生,不從觸產生,這說法就沒有一點對了。
柒、醫心智慧[1]
一、極盛欲心,要當觀不淨[2]之想,然後乃除。若瞋恚盛者,以慈心[3]除之。愚癡之闇,以十二緣法,然後除盡。(增.二六六)
[1]醫心智慧:法華經所說七種譬喻之一,又作醫子喻。有一良醫因事外出,其子誤飲毒藥,等到醫師歸來,取出良藥救他們,諸子中尚未失去本心的,服藥後即刻痊癒;那失去本心的,卻不願意服藥。於是良醫便前往他國,詐言已死,諸子聽聞噩耗,悲痛之餘,終於醒悟而服藥,悉除病毒,父乃歸來相見。這則譬喻是說如來用善巧方便的智慧,為眾生說種種法,令他們能速離苦惱,成就佛道。事見法華經如來壽量品。「智慧」是智與慧。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;瞭解一切事理叫做慧。
[2]不淨:觀禪中的不淨觀。一、新死想,即觀初死的人,身硬肉冷,面目可怖,形狀堪哀。二、青瘀想,即觀數日未歛,瘀紫發臭,目不忍睹,手不敢觸。三、膿血想,即觀死屍潰爛,肉腐成膿,腸胃融化,膏血欲滴。四、絳汁想,即觀腐膿再化,成為血水,處處流出,臭不可聞。五、蟲噉想,即觀腐屍日久,遍體生蛆,穿筋囓骨,身如蜂窠。六、筋纏想,即觀皮肉鑽盡,筋骨猶存,如繩束薪,得以不散。七、骨散想,即觀筋亦爛壞,骨節縱橫,零落骷髏,不成人狀。八、白骨想,即觀骨骼日久,白如珂雪,雨淋日曝,暴露原野。九、燒灰想,即觀白骨被焚,成為灰燼,如沙如土,還歸大地。「不淨行」又名非梵行,梵是清淨的意思,非梵行是指淫事,因愛染污心,故名不淨行。「八不淨」八種比丘不可積蓄的不淨物,即金、銀、奴婢、牛羊、倉庫、販毒、耕種。
[3]慈心:(術語)四無量心之一。與人以樂之心也。詳見第108頁四無量心條。
二、譬如小火,欲令其燃,增以焦炭,云何,非為增炭令火滅耶?如是,微劣猶豫[1],若修猗覺分[2]、定覺分、捨覺分者,此則非時,增懈怠故。
譬如熾火,欲令其滅,足其乾薪,於意云何?豈不令火增熾燃耶?如是,掉心猶豫[3],修擇法覺分、精進覺分、喜覺分,增其掉心。(雜.七二六)
[1]微劣猶豫:指心處於昏沈的狀態。
[2]猗覺分:又稱輕安覺支,指身心輕快安穩,為七覺支之一。猗,音依。
[3]掉心猶豫:指胡思亂想,心處於高舉亢奮的狀態。
三、此鹿子母堂空,無象、馬、牛、羊、財物、穀米、奴婢,然有不空,唯比丘眾。若此中無者,以此故我見[1]是空,若此有餘者,我見真實有。是謂行真實[2]、空[3]、不顛倒也。若欲多行空者:
莫念村想、人想,當數念一無事想。彼如是知:空於村想、人想,然有不空,唯一無事想。唯有疲勞,因一無事想故。
莫念人想、無事想,當數念一地想。唯有疲勞,因一地想故。
莫念無事想、地想,當數念一無量空處想。唯有疲勞,因一無量空處想故。
莫念地想、無量空處想,當數念一無量識[4]處想。唯有疲勞,因一無量識處想故。
莫念無量空處想、無量識處想,當數念一無所有處想。唯有疲勞,因一無所有處想。莫念無量識處想、無所有處想,當數念一無想心定。唯有疲勞,因一無想心定。
彼作是念:我本無想心定,本所行、本所思。若本所行、本所思者,我不樂彼(無想心定),不求彼,不應住彼。如是知、如是見,欲漏心解脫,有漏、無明漏心解脫。空欲漏、有漏、無明漏[5],然有不空,唯此我身六處命存。唯有疲勞,因此我身六處[6]命存故。(中.一九0)(小空經)
[1]我見:(術語)指五蘊假和合之心身,視為常一之義,謂之我見,又云身見。梵語曰沒曳達利瑟致,譯曰我見。唯識論四曰:「我見者,謂我執。於非我法妄計為我,故名我見。」起信論曰:「一切邪執,皆依我見。若離於我,則無邪執。」
[2]真實:(術語)指五蘊假和合之心身,視為常一之義,謂之我見,又云身見。梵語曰沒曳達利瑟致,譯曰我見。唯識論四曰:「我見者,謂我執。於非我法妄計為我,故名我見。」起信論曰:「一切邪執,皆依我見。若離於我,則無邪執。」
[3]空:因緣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,究竟而無實體,叫做空,也是假和不實的意思。
[4]無量識:(術語)無量識者,開上之一切一心識,即無量識也,以攝一切之心數。見秘藏記末。顯教亦存此義。法華經一曰:「諸佛智慧甚深無量。」文句九解之曰:「境既無量無邊常住不滅,智亦如是。」是既明經中智智無邊之義,釋家亦述理理無邊智智無邊之義。又華嚴經三十六說:「此菩薩摩訶薩知心意識,非即如來,知如來智無量,故心亦無量。」五教章下說十心,以顯無盡。是亦經釋同曰無量無盡也。
[5]三漏:欲漏、有漏、無明漏。欲漏,欲界中除無明,其餘一切之煩惱名之。有漏,色無色界中除無明,其餘一切之煩惱名之。無明漏,三界中之無明名之。成實論十曰:「欲界中除無明,餘一切煩惱名為欲漏。色無色界有漏亦如是,三界無明名無明漏。」智度論三曰:「三界中三種漏已盡無餘,故言漏盡也。」涅槃經三十七曰:「善男子!煩惱三種:所謂欲漏有漏無明漏,智者應當觀是三漏所有罪過。」
[6]六處:(雜語)十二因緣之一。在母胎內具足眼等六根而出母胎之位也。處乃十二處之處,為六根六境之通稱。根境為生識之依處,故名處。六處即六根,為六根具足將出胎之位也。其中無明與行二者,即惑業之二,屬過去世之因,識名色六處觸受五者,屬緣於過去惑業之因,而受之現在果,是過現一重之因果也。又愛取二者為現在之惑,有則為現在之業也,緣於此惑業現在之因而感未來之生與老死之果,是現未一重之因果也。此為三世兩重之因果。依此兩重之因果,而知輪迴之無極。蓋既見現在之惑(愛取)、業(有),由現在之苦果(識乃至受)而生,則知過去之惑(無明)、業行亦從過去之苦果而生,既見現在之苦果(識乃至受)生現在之業(有),則亦知未來之苦果(生老死),生未來之業。上溯之,則過去之惑業,更從過去之苦果而來,下趁之則未來之苦果更生未來之惑業,過去無始,未來無終,此為無始無終之生死輪迴。辟支佛觀之,一以厭生死,一以知無常實之我體,遂斷惑業而證涅槃也。其中分別因與緣,則行與有之二支是因,無明與愛取之三支是緣。餘七支總是果,但果為還起惑業因緣之緣。故攝之於緣中,不別存果名,是曰因緣觀。
四、若不欲嘩說、不樂嘩說、不合會嘩[1]說,不欲於眾、不樂於眾、不合會於眾,欲離眾,常樂獨住遠離處者,得時愛樂心解脫,及不時不移動心解脫者,必有是處。所以者何?我不見有一色令我欲樂,彼色敗壞變易,異時生愁慼啼哭,憂苦懊惱。以是故,我此異住處正覺盡覺[2],謂度一切色想,行於外空。
我行此住處(度一切色想,行於外空)已,生歡悅,一切身覺[3]正念[4]正智[5],生喜、生止、生樂、生定。如我此定,一切身覺正念正智。若欲多行空者,彼當持內心,住止令一定:此身離生喜、樂,漬、盡潤漬,普遍充滿,無處不遍。彼當持內心,住止令一定已,當念內空。
彼念內空已,其心移動,不得清澄,不住不解於內空者,當念外空。
彼念外空已,其心移動,不得清澄,不住不解於外空者,當念內外空。
彼念內外空已,其心移動,不得清澄,不住不解於內外空者,當念不移動。
彼念不移動已,其心移動,不得清澄,不住不解於不移動者,彼彼心於彼彼定,御復御[6],習復習,軟復軟,善快柔和,攝樂遠離已,當以內空、外空、內外空、不移動成就遊。(中.一九一)(大空經)
[1]嘩:同譁,諠鬧之意,音華。
[2]正盡覺:(術語)新譯之正等覺,舊曰正盡覺。等者就所證之理而言。盡者,就所斷之惑而言。中阿含經五十九曰:「如來無所著正盡覺。」
[3]身覺,畢陵伽婆蹉之圓通,即身根也。
[4]正念:以真智憶念正道而無邪念也。以無漏之念為體。
[5]正智:(術語)與聖智同。正了法之如何之智也。往生論註下曰:「正者聖智也,如法相而知,故稱為正智。」大乘義章三曰:「言正智者,了法緣起無有自性,離妄分別契如照真,名為正智。」
[6]御復御:指反覆練習控制自己的心念。
五、以知以見故,諸漏得盡。云何?正思惟。
有七斷漏、煩惱、憂慼法:(1)有漏從見斷、(2)有漏從護斷、(3)有漏從離斷、(4)有漏從用斷、(5)有漏從忍斷、(6)有漏從除斷、(7)有漏從思惟斷。(中.一0)(漏盡經)
※正確的見解、思惟(正見)、守護六根(護)、樂遠離寂靜(離)、能維持修行的生活資源(用);忍辱精進的安忍力(忍);斷除惡念、惡習(除)、常當思惟靜慮(思惟)此乃經中所說的七個對治煩惱(漏)的方法。
六、若比丘欲得增上心者,當以數數念[1]於五相[2]:(1)念相善相應、(2)觀念惡患、(3)不念此念、(4)以思行漸減念、(5)以心修心,受持降伏[3]。(中.一0一)(增上心經)
[1]念:1.思念。2.諷誦。「念持」是憶念和受持。
[2]五相:「五相成身」是五相具備而成就佛身的觀法。菩提心論說:「一是通達心,二是菩提心,三是金剛心,四是金剛身,五是證得無上菩提獲金剛堅固身也。」
[3]降伏:以威力降伏他人。「降伏法」是以威力降伏怨敵或是惡魔之法,如修五大明王之法是。「降伏坐」又名降魔坐,即先以右足置於左股上,再以左足置於右股上的一種坐法,反之者則叫做吉祥坐。「降魔」是降伏惡魔。
七、當為說自通之法:若有欲殺我者,我所不喜;我若所不喜,他亦如是,云何殺彼?作是覺已,受不殺生,不樂殺生,如上說。
我若不喜人盜於我、侵我妻、為人所欺、離我親友、加麤言、作綺語,他亦如是。
是故,持不盜戒、不他淫戒、不妄語戒,不行兩舌、惡口、綺飾。(雜.一0三二)
※「十惡」謂一殺生。二偷盜。新云不與取。三邪婬,非自之妻妾而行欲者。四妄語,新云虛誑語。五兩舌,新云離間語。六惡口,新云麤惡語。七綺語,新云雜穢語。語含婬意者。八貪欲。九瞋恚。十邪見,撥正因果,求僻信福者。此十者,並乖理而起,故名惡。又此十惡為苦報之業因,故名曰十惡業。又云十不善業。又此十業能通苦報,故又名十不善道。又曰十惡業道。「十善」者,不殺生乃至不邪見也。此十者能順理,故名善,名十善業,又名十善道,十善業道。準上可知。見法界次第上之下。俱舍論十六。此中受持十善曰十善戒,是為大乘之在家戒,以感欲界之樂果者。
八、尊者舍利子告諸比丘:我今為汝說五除惱(瞋恨)法:
(1)或有身不淨行,口淨行,莫念彼身不淨行,但當念其口淨行;
(2)或有口不淨行,身淨行,莫念彼口不淨行,但當念彼身淨行;
(3)或有身、口不淨行,心少有淨行,莫念彼身、口不淨行,但當念彼心少有淨;
(4)或有身、口、意不淨行,哀愍慈念於此病人,莫令此賢因身、口、意不淨,身壞命終,趣至惡處,生地獄中;
(5)或有身、口、意淨行,常當念彼身、口、意淨行;若慧者見,設生恚惱,應如是除。(中.二五水喻經)
九、不惡語言者,便不瞋恚,亦不憎嫉,不憂纏住,不憎瞋恚,不發露惡。
有五言道:(1)或時或非時、(2)或真或非真、(3)或軟或堅、(4)或慈或恚、(5)或有義或無義。
汝等當學,若他說時,心不變易,口無惡言。猶如唾溺汙之,不能令大地作非地;草炬不能令恆伽水熱作沸湯;畫師不能於虛空畫作形像,以彩莊染;貓皮囊,柔治極軟,以手拳扠[1]、石擲[2]、杖打,或以刀斫[3],或撲著地於,除甄甄聲[4],無復有甄甄聲。
汝等若為他人拳扠石擲,杖打刀斫,以利鋸刀節節解截,心不變易,口無惡言,心與慈俱,無結無怨,無恚無諍,極其廣大,無量善修,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。如是悲、喜心與捨俱,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,當學如是。(中.一九三)(牟犁破群那經)
[1]拳扠:用拳頭擊打,扠,音叉。
[2]石擲:以石頭丟擲。
[3]刀斫:用刀斧砍劈。斫,音濁。
[4]甄甄聲:本義為鳥振翅而飛所發的聲音。甄,音真。
※和悅地說話,不傷人意,就不會起瞋心了。不起瞋心,也就不會有憎恨嫉妒、憂愁煩惱,也不用常常懺悔(發露惡)了。無論別人如何對自己的指責、時機合不合適、真實性如何、態度好不好、慈悲或瞋恚、對自己有沒有益處,都不要起瞋心而口出惡言。如同大地,不會因為人們唾溺的污染,就成不了大地;恆河的水,也不會被草把的火燒沸;畫師不能於虛空作畫;而摔打柔軟的貓皮,除了噗噗的聲響外,再也不會有其它的折損了。慈悲是那柔軟的心,以作為對治瞋心為主的修行方法。
十、猶如縛作椑筏[1],乘之而度,安穩至彼。彼便以筏著右肩上,或頭戴去。於意云何?彼作如是竟,能為筏有所益耶?如是,我為汝等長夜說筏喻法,欲令棄捨,不欲令受。若汝等知我長夜說筏喻法者:當以捨是法,況非法耶?(中.二00)(阿梨吒經)
[1]椑筏:編製竹木以作為渡河的工具。裨筏,音必伐。
※不捨扛在肩上的筏,不能渡河;不捨所執取的法,不能度至生命的彼岸。
十一、念欲惡;惡念欲亦惡。彼斷念欲,亦斷惡念欲。
如是,恚、怨結、慳[1]嫉、欺誑、諛諂[2]、無慚、無愧、慢[3]、最上慢、貢高、放逸、豪貴、憎諍,貪亦惡,著亦惡,彼斷貪,亦斷著。(中.八八)(求法經)
[1]慳:貪吝之意。慳,音千。
[2]諛諂:阿諛諂媚,用言語逢迎取悅別人。諛諂,音餘產。
[3]慢:(名數)恃己高舉之煩惱。
※貪欲、瞋恚、怨恨、慳嫉、欺誑、諛諂、無慚、無愧、慢‧‧‧等,都是造成煩惱的障礙,心中如果升起這些惡念,當然是不好的,應當設法平息。如果發現自己,或是別人,起了這些惡念,自己也跟著起了情緒,對這些惡念,感到厭惡懊惱,那麼,這也是另一種執著,同樣的是不好。貪,製造了煩惱,是不好的。執著,也製造了煩惱,同樣是不好的。貪,應當斷除,執著,也應當斷除。
十二、若以諍止諍,至竟不見止。唯忍[1]能止諍,是法可尊貴。(中.七二)(長壽王本起經)
[1]忍:忍耐也。忍耐違逆之境而不起瞋心也;又安忍也,安住於道理而不動心也。瑜伽論曰:「云何名忍,自無憤勃,不報他怨,故名忍。」唯識論九曰:「忍,以無瞋精進審慧及彼所起三業處性。」大乘義章九曰:「慧心安法名之為忍。」同十一曰:「於法實相安住為忍。」三藏法數五曰:「忍,即忍耐,亦安忍也。」
※能平息紛爭的最可貴的方法,只有忍耐了。
十三、莫見長,莫見短,怨怨不休息,自古有此法;無怨能勝怨,此法終不朽。無鬥無有諍,慈心愍一切;無患於一切,諸佛所嘆譽。
是故,當修行忍辱[1]。(增.二一二)
[1]羼提:譯曰忍辱,忍受一切有情罵辱擊打等,及非情寒熱飢渴等之大行也。羼,音顫。
※怨怨相報,累積愈來愈多的新仇與舊恨,這樣,哪有停止的時候?
十四、戰勝增怨敵,敗苦臥不安,勝敗二俱捨,臥覺寂靜[1]樂。(雜.一一二三)
[1]寂靜:「二種寂靜」(名數)一身寂靜,捨家棄欲,息眾緣務,閑居靜處,遠離情鬧,身之惡行一切不作,是云身寂靜。二心寂靜,於貪瞋痴等悉皆遠離,修習禪定而不散亂,意之諸惡行一切不作,是云心寂靜。
※「勝」、「敗」、「爭執」中,是不會有贏家的。敗者固然受打擊,然勝者,也難免於被報復的心理壓力。
十五、五法得舉他罪:(1)實[1];非不實、(2)時;不非時[2]、(3)義饒益[3];非非義饒益、(4)柔軟;、不麤澀、(5)慈心;不瞋恚。(雜.四九六)
[1]實有:實在的有。世人不了知一切諸法都是緣生的,無有實性,因而妄執它為實有。
[2]非時:晨朝至日中為時,日中至後夜為非時。「非時食」指責不應該食的時候食,即過午之食。
[3]饒益:給人豐富的利益。
※修行人應當以(1)「真實」、(2)「應時機」(3)「對善法有助益的」、(4)「態度溫和的」、(5)「慈心不帶瞋恨的」等五個原則,彼此協助,無爭地相互糾正缺失,發掘缺點,以求進步。
十六、譬如一器,有一處人,名為揵茨[1],有名缽[2],有名匕匕羅。如彼所知,我亦如是說。所以者何?莫令我異於世人故。如是,有世間法,我自知自覺,為人分別、演說、顯示,知見[3]而說。世間盲無目者,不知不見,我其如何?(雜.八四)
[1]揵茨:音前次。
[2]缽:僧侶所用的食器。缽,音波。
[3]知見:1.知識與見解。2.真知灼見。「如實知」(術語)如實相之知見也。法華經壽量品曰:「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。」「如實」(術語)如實相,如實性也。又,如者平等之義,3實者不虛之義,又真如實相之義。皆以名理體。法華經安樂行品曰:「觀諸法如實相。」參見第30頁如實知條。
十七、若使此賢者:一向論不一向(決定)答者、分別論不分別答者、詰論[1]不詰答者、止論不止答(不必回答)者、處非處(理、非理)不住(確立)者、所知不住者、說諭不住者、道跡(行)不住者,如是,此賢者不可共說,亦不可共論。(中.一一九)(說處經)
[1]詰論:問難論辯。詰,音結,責難、詢問。
十八、我不說一切諸比丘得究竟智,亦復不說一切諸比丘初得究竟智。然漸漸習學趣跡,受教受訶,然後諸比丘得究竟智:或有信者,便往詣、奉習、一心聽法、持法、思惟、評量、觀察、身諦作證、慧增上[1]觀。彼做是念:此諦[2]我未曾身作證,亦非慧增上觀,此諦令身作證[3],以慧增上觀。
如是漸漸習學趣跡,受教受訶,然後諸比丘得究竟智。(中.一九五)(阿濕貝經)
[1]增上:增強其向上之勢。「增上心」1.強盛的心。2.定心的別名,因定心的勢力很強盛。
[2]諦:(術語)真實不虛之義,言真實之道理不虛妄也。如俗事虛妄之道理,名為俗諦,涅槃寂靜之道理,名為真諦。見此諦理者為聖者,不然為凡夫。大日經疏八曰:「諦者,即是如來真實句。」義林章二末曰:「諦者實義,有如實有,無如實無,有無不虛,名之為諦。」又曰:「事如實事,理如實理,事理不謬,名之為諦。」二諦義上曰:「諦是實義,有於凡實,空於聖實,是二皆實。」
[3]證:(術語)無漏之正智,能契合於所緣之真理,謂之證。勝鬘寶窟中末曰:「緣起相應,名之為證。」大乘義章一曰:「己情契實,名之為證。」同九曰:「證者是知得之別名也。」俱舍論二十五曰:「如實覺知四聖諦理,故名為證。」
※明察適不適合共同討論、切磋的對象,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論辯與爭執。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諭者,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修行,必然是依著善知識的指引,漸漸的學習,接受教導與指正,才能獲得究竟智慧的。
十九、譬如以四階道,昇於殿堂,要由初階,然後次登第二、第三、第四階,得昇殿堂。
如是,若言:於苦聖諦無間等已,然後次第於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,應作是說。(雜.四三五)
二十、於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向厭、離欲、滅盡,是名法、次法向。(雜.二七)
※苦(現象)、集(原因)、滅(消除息滅)、道(方法);向厭、離欲、滅盡,都有其因緣上,前後相關的次第性,也就是所謂的「法、次(下一個)法,向(趣向)」了。無間等,就是現證;澈底完成的意思。厭於欲、離於欲,這是每一個解脫(滅盡)聖者的來時路。
二十一、持戒者不應思:令我不悔。但法自然[1],持戒者便得不悔。
有不悔者不應思:令我歡悅。但法自然,不悔者便得歡悅。
有歡悅者不應思:令我喜。但法自然,有歡悅者便得喜。
有喜者不應思:令我止。但法自然,有喜者便得止身。
有止者不應思:令我樂。但法自然,有止者便得覺樂。
有樂者不應思:令我定心。但法自然,有樂者便得定心。
有定者不應思:令我見如實、知如真。但法自然,有定者便得見如實、知如真。
有見如實、知如真者不應思:令我厭。但法自然,有見如實、知如真者便得厭。
有厭者不應思:令我無欲。但法自然,有厭者便得無欲。
有無欲不應思:令我解脫。但法自然,有無欲便得解脫一切淫(貪)、怒、癡。(中.四三)(傷歌邏經)
[1]自然:「自然智」(術語)不借功用,自然而生之佛之一切種智也。法華經譬喻品曰:「自然智,無師智。」同義疏六曰:「自然智者,無功用智也。」大日經疏五曰:「自然智者,是如來自覺自證之智。昔所未聞未知之法,現前無所罣礙,故以為名。」同六曰:「若法依師智得,從於眾因緣而生,即是戲論生滅之相,非法性佛自然之慧。若是自然之慧,則非修學可得,亦不可授人。」
※從持戒→不悔→歡悅→喜→止→覺樂→定心→知如真→厭→無欲,最後解脫貪、瞋、癡的過程。在修行時,避免想,讓我得取什麼樣的境界,那是如理如法的精進用功自然水到渠成之事。
二十二、若以戒淨、心淨、見淨、疑蓋淨、道非道知見淨、道跡知見淨、道跡斷智淨故,世尊沙門瞿曇[1]施設無餘涅槃[2]者,則以有餘稱說無餘。
若離此法世尊施設無餘涅槃者,則凡夫亦當般涅槃,以凡夫亦離此法故。但以戒淨故,得心淨;以心淨故,得見淨;以見淨故,得疑蓋淨;以疑蓋淨故,得道、非道知見淨;以道、非道知見淨故,得道跡知見淨;以道跡知見淨故,得道跡斷智淨;以道跡斷智淨故,世尊沙門瞿曇施設無餘涅槃也。
昔拘薩羅王波斯匿,在舍衛國,於婆雞帝有事,彼作是念:以何方便,令一日行,從舍衛國至婆雞帝?復作是念:我今寧可從舍衛國至婆雞帝,於其中間布置七車。從舍衛國出,乘初車至第二車,捨初車,乘第二車至第三車,乘第三、四、五、六車,捨第六車,乘第七車,於一日中至婆羅帝。(中.九)(七車經)
[1]瞿曇:釋尊俗家的古代族姓,華譯為日,或甘蔗。
[2]無餘涅槃:「有餘涅槃、無餘涅槃」。1.依小乘的說法,阿羅漢惑業已盡,生死已了,而身體尚在,名有餘涅槃,或有餘依涅槃,言其生死之因雖盡,但還餘有漏的依身在,待到依身亦亡,則名無餘涅槃,或無餘依涅槃。2.依大乘的說法,菩薩變易生死之因盡,叫做有餘涅槃,要到變易生死之果盡,獲得佛之常身後,才叫做無餘涅槃。3.就大小相對說,小乘的無餘涅槃,因尚有惑業苦之殘餘,故叫做有餘;至於大乘的無餘涅槃,因究竟而無殘餘,故叫做無餘。
※解脫修行的境界,是循(1).戒淨、(2).心淨、(3).見淨、(4).疑蓋淨、(5).道非道知見淨、(6).道跡知見淨、(7).道跡斷智淨等次第,一步一步的完成,好比循置乘七車。
二十三、當以二法,專精思惟:所謂止、觀[1]。
修習於止,終成於觀;修習觀已,亦成於止。止觀俱修,得諸解脫界。(雜.四六三)
[1]止觀:(術語)梵名奢摩他?amatha、毘缽舍那Vipa?yana,譯言止觀,定慧,寂照,明靜。止者停止之義,停止於諦理不動也。此就能止而得名。又止息之義,止息妄念也。此就所觀而得名。觀者觀達之義,觀智通達,契會真如也。此就能觀而得名。又貫穿之義,智慧之利用,穿鑿煩惱而殄滅之也。若就所修之方便而言。則止屬于空門,真如門,緣無為之真如而遠離諸相也。觀者屬於有門,生滅門,緣有為之事相而發達智解也。若就所修之次第而言,則止在前,先伏煩惱,觀在後,斷煩惱,正證真如。蓋止伏妄念,譬如磨鏡。磨已,則鏡體離諸垢(是斷惑),能現萬像(是證理),是即觀也。若真止真觀必為不二,以法性寂然是止,法性常照是觀也。然則真觀必寂然,故觀即止,真止必明淨,故止即觀也。
二十四、佛告須深:不問汝知不知,且自先知法住[1],後知涅槃。(雜.三四六)
[1]法住:諸法住於其位,如如不動。
二十五、何等為正見[1]?謂說有施[2]、有說、有齋[3],有善行、有惡行,有善惡行果報,有此世、有他世,有父母、有眾生生,有阿羅漢善到、善向,有此世、他世自知作證具足住: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。何等為正志?謂出要志、無恚志、不害志。何等為正語?謂離妄語、離兩舌、離惡口、離綺語。何等為正業?謂離殺、盜、淫。何者為正命?謂如法求衣服、飲食、臥具、湯藥,非不如法。何等為正方便?謂欲、精進、方便、出離、勤競、堪能常行不退。何等為正念?為念隨順,念不妄、不虛。何等為正定?謂住心不亂、堅固、攝持、寂止、三昧[4]、一心[5]。 (雜‧七九六(七八四))
[1]正見:正確的見解,亦即離諸邪痴顛倒的如實知見,是八正道之一。
[2]施:把自己的東西送給人家。施有三種,即財施、法施、無畏施。「施主」是實行布施的主人。「施行」指布施的行法,亦即把自己的東西送給人家。「施食」1.布施食物給餓鬼。2.供養齋食給僧人。「施食會」謂布施食物給鬼神等的法會。「施無畏」1.又名施無畏者,或施無畏菩提薩埵,即觀世音菩薩的別名。2.消除眾生的危難和恐怖。
[3]齋:1.正午以前的飯食。2.蔬食。「齋七」是人死後七七日的齋會。「齋月」是正月、五月、九月等三個月,諸天下降巡視人間,是最宜持齋及小心惡事的月份,謂之三長齋月。「齋主」布施齋食的施主。「齋戒」謂清除心的不淨叫做齋,禁身的過非叫做戒,齋戒就是守戒以屏絕一切嗜欲的意思。「齋法」即過午不食的行法。「齋時」齋食之時,即清晨至正午之間。「齋非時」午前之食叫做時,午後之食叫做非時。
[4]三昧:定。參見第99頁三昧條。
[5]一心:1.指真如的理體獨一無二。2.專心。「一心不亂」心專一而不散。「一心三智」謂人如果在一心之中同時修習空假中三觀,就可以在一心之中同時證得一切智、道種智和一切種智等三種智。「一心三惑」謂三惑融鎔於我們的一心之中。三惑是見思惑,塵沙惑和無明惑。
二十六、聖弟子...出世[1]間,無漏[2]、不取、正盡苦,轉向苦邊。(雜‧七九七(七八五))
[1]出世:見第151頁出世條。
[2]無漏:清淨沒有煩惱。詳見第110頁無漏條。
二十七、諸比丘!有五種下分結[1]。以何為五耶?有身見、疑惑、戒禁取、欲貪、瞋恚是。諸比丘!有五種上分結。以何為五耶?色貪、無色貪、慢、掉舉、無明是。(相應部五‧第一‧道相應)
[1]結:煩惱。詳見第85頁結條。
捌、憶念佛語
一、汝等當行於曠野中,有諸恐怖,心驚毛豎,爾時,當念如來事:謂如來、應、等正覺,乃至佛、世尊。又念法事:佛正法、律,現法能離熾然,不待時節,通達親近,緣自覺知。又念僧事:世尊弟子,善向、正向,乃至世間福田[1]。如是念者,恐怖即除。
過去世時,天、阿須輪(阿修羅[2])共鬥時,天帝釋[3]告諸天眾:汝等與阿須輪共鬥戰之時,生恐怖者,當念我幢[4],名摧伏幢,念彼幢時,恐怖得除。(雜.九七二)
[1]福田:田以生長為義,人若行善修慧,猶如農夫於田下種,能得福慧之報,故名福田。「八福田」是佛、聖人、和尚(受業本師)、闍梨(受業時教授威儀的阿闍梨)、僧、父、母、病人。佛、聖人和僧屬於敬田;和尚、闍梨和父母屬於恩田;病人屬於悲田。如果有人能夠恭敬供養上述之八種人,就可以得到無量的福報,所以叫做福田。
[2]阿修羅:六道之一,華譯為非天,因其有天之福而無天之德,似天而非天。又譯作無端,因其容貌很醜陋。又譯作無酒,言其國釀酒不成。性好鬥,常與帝釋戰,國中男醜女美,宮殿在須彌山北,大海之下。「阿修羅戰」謂阿修羅王與帝釋的戰鬥。修羅有美女,無好食,諸天有好食,無美女,於是互相憎嫉,時常戰鬥。
[3]帝釋:忉利天的天主,俗稱為玉皇大帝。
[4]幢:量詞,俗稱房屋一所為一幢,音床。
※在阿含經中,念佛、念法、念僧,早先是被用來作為去除恐怖的,有穩定情緒的作用。其所念的,隱隱然是歸於以「法」為主的喜悅與依靠。佛陀是智者覺者的意思,在《阿含經》中,尚有十個稱號,分別展現著佛陀的德行,稱為「佛陀十號」的。這「十號」分別是:
(1)如來:或譯為如去,意思是如實地來,或如實地去。引伸為能如實地知法、說法者。因佛乘真如之道,來成正覺,來三界垂化。
(2)應:或譯為應供阿羅漢,意思是已斷除煩惱,值得被供養者。
(3)等正覺:或譯為正遍知、三藐三佛陀,是依四聖諦而覺了一切法的意思。
(4)明行足:明,是消除了無明。行,是行為。足,是圓滿成就的意思。
(5)善逝:或譯為好去(能完美的去逝者)、好說(善於說法者)。
(6)世間解:了解世間實相者。
(7)無上士:沒有比他更好者。
(8)調御大夫:善於調教者。
(9)天人師:天界、人間的老師。
(10)世尊:或譯薄伽梵、眾佑。是具有德威,值得尊敬者。
從憶念「佛陀十號」的含義,而獲得修行上的幫助,是《阿含經》中,念佛的用意。
二、念如來、應所行法故,離貪欲覺、離瞋恚覺、離害覺,如是,出染著心。何等為染著心?謂五欲功德。於此五欲功德,離貪、瞋、恚,安住於正念[1]、正智[2],乘於直道,修習念佛。(雜.五四九)
[1]正念:正確的念頭,亦即時常憶念正道,不使思想行為有錯誤,是八正道之一。
[2]正智:又名正知,即真正普遍知道一切之法,是佛十號之一。「正覺」謂真正普遍的覺悟。「正等覺」是真正普遍平等的覺悟,亦即佛的覺悟。
三、云何修行念佛[1]?正身正意,結跏趺坐,繫念在前,無有他想,觀如來形,未曾離目。已不離目,便念如來功德:如來十力[2]、四無所畏[3]、顏貌端正,視之無厭、戒德成就,清淨無瑕、三昧未始有減,已息永寂,而無他念、慧身智無崖底,無所罣礙、解脫成就、諸趣已盡、無復生分。(增.一一)
[1]念佛:有三種,即稱名念佛、觀想念佛、實相念佛。稱名念佛是口中稱念佛的名號;觀想念佛是在靜坐之中觀念佛的相好功德;實相念佛是觀佛的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實相的道理。「念佛三昧」是念佛時念到一心不亂的境界。「念佛回向」指念佛完畢之後所唱的回向文,就是觀無量壽經所記載的「光明遍照十方世界,念佛眾生攝取不捨。」的十六個字。「念佛迴向」1.念佛的人,將所修的功德迴向於淨土,或是迴向給亡者。2.念佛之後所唱的迴向文。「念佛往生」謂一心一意的念佛,於命終時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
[2]十力:指如來所具有的十種力用;一、知覺處非處智力,即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力;二、知三世業報智力,即能知一切眾生三世因果業報的智力;三、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,即能知各種禪定及解脫三昧等的智力;四、知諸根勝劣智力,即能知眾生根性的勝劣與得果大小的智力;五、知種種解智力,即能知一切眾生種種知解的智力;六、知種種界智力,即能普知眾生種種境界不同的智力;七、知一切至所道智力,即能知一切眾生行道因果的智力;八、知天眼無礙智力,即能以天眼見眾生生死及善惡業緣而無障礙的智力;九、知宿命無漏智力,即知眾生宿命及知無漏涅槃的智力;十、知永斷習氣智力,於一切妄惑餘氣,永斷不生,能如實知之的智力。
[3]四無畏:又名四無所畏,無畏是教化他人的心沒有懼怕。有佛四無畏與菩薩四無畏二種。
※集中精神,讓如來的形影,活生生的留在腦海裡,這是念佛的第一步了。接著,當憶念著佛陀的功德,佛陀有「十力」《雜.六九六》、「四無所畏」《增.二四0》)等,念佛,當以思惟佛陀的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,由仰慕而激發效法。
※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:三十二相又名三十二大人相,一足安平,二足千輻輪,三手指纖長,四手足柔軟,五手足縵網,六足跟圓滿,七足趺高好,八□如鹿王,九手長過膝,十馬陰藏,十一身縱廣,十二毛孔青色,十三身毛上靡,十四身金光,十五常光一丈,十六皮膚細滑,十七七處平滿,十八兩腋滿,十九身如師子,二十身端正,二十一肩圓滿,二十二口四十齒,二十三齒白齊密,二十四四牙白淨,二十五頰車如師子,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,二十七廣長舌,二十八梵音清遠,二十九眼色紺青,三十睫如牛王,三十一眉間白毫,三十二頂成肉髻。八十種好又名八十隨形好,即無見頂相、鼻高不現孔、眉如初月、耳輪垂埵、身堅實如那羅延、骨際如鉤鎖、身一時迴旋如象王、行時足去地四寸而現印文、爪如赤銅色薄而潤澤、膝骨堅而圓好、身清潔、身柔軟、身不曲、指圓而纖細、指文藏復、脈深不現、踝不現、身潤澤、身自持不逶迤、身滿足、容儀備足、容儀滿足、住處安無能動者、威振一切、一切眾生見之而樂、面不長大、正容貌而色不撓、面具滿足、唇如頻婆果之色、言音深遠、臍深而圓好、毛右旋、手足滿足、手足如意、手文明直、手文長、手文不斷、一切惡心之眾生見者和悅、面廣而殊好、面淨滿如月、隨眾生之意和悅與語、自毛孔出香氣、自口出無上香、儀容如獅子、進止如象王、行相如鵝王、頭如摩陀那果、一切之聲分具足、四牙白利、舌色赤、舌薄、毛紅色、毛軟淨、眼廣長、死門之相具、手足赤白如蓮花之色、臍不出、腹不現、細腹、身不傾動、身持重、其身大、身長、手足軟淨滑澤、四邊之光長一丈、光照身而行、等視眾生、不輕眾生、隨眾生之音聲不增不減、說法不著、隨眾生之語言而說法、發音應眾生、次第以因緣說法、一切眾生觀相不能盡、觀不厭足、髮長好、髮不亂、髮旋好、髮色如青珠、手足為有德之相。
四、善業[1]以先禮,最初無過者;空無解脫門,此是禮佛義。若欲禮佛者,當來及過去;當觀空無法,此名禮佛義。(增.三二二)
[1]善業:好的行為或造作,如五戒十善等善事是。善神是指八部眾中護持正法的神。
※佛陀自三十三天回來,佛弟子們競相以成為第一個禮佛者榮。其中,尊者優缽華色比丘尼,就現神通,將自己化成轉輪聖王的方式,來贏得大眾的讓路,而成為形式上的第一個禮佛者。此時,尊者須菩提,正在遠處的耆闇崛山中縫衣。想到佛陀即將回來,也打算放下手上的縫衣工作,前往禮佛。但就在他挪動身體,跨出右腳,想到:如來的形體,是什麼呢?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嗎?往見的禮佛者,又是什麼呢?地、水、火、風的哪一種呢?一切諸法皆悉空,無我、無命、無人、無造作亦無形。世尊不是說,若欲禮佛者,皆悉觀無常;當觀於法空;當計於無我嗎?體會明白這個道理後,尊者須菩提,實質上已經禮佛完畢,又坐下來繼續縫衣了。
五、如來語阿難:人能受法,能行法者,斯乃名曰供養[1]如來。云何名供養?受法而能行。陰、界、入無我,乃名第一供。(長.二)
[1]供養:奉養的意思,對上含有親近、奉事、尊敬的意思,對下含有同情、憐惜、愛護的意思。「供養法」是種種供養的方法。
※佛陀於拘尸那羅娑羅雙樹間,將入涅槃,當時,在雙樹間所有篤信佛法的鬼,都以非時花,布散於地,供養佛陀。佛陀因此而教導阿難說:真正的供養,是在實踐佛法;真實最好的供養,是在五蘊、六界、六入在我們的日常身、心活動中,去體會實踐無我的真理。
六、如日出前相,謂明相初光。如是,正盡苦邊,究竟苦邊前相者,所謂正見。彼正見者,能起正志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方便、正念、正定。(增.七六0)
※正見的建立,是八正道中的首要基石,正見亦如闇夜燈塔,也像黎明前的曙光,是一切光明希望的關鍵與導引前相。
七、鄙法不應近,放逸不應行,不應習邪見,增長於世間。假使有世間,正見增上者,雖復百千生,終不墮惡趣[1]。(雜.八00)
[1]惡趣:種惡因得惡果所趣向之處,與惡道同義。
八、摩訶男白佛言:我自恐與此諸狂,俱生、俱死,忘於念佛、念法、念比丘僧。我自思惟:命終之時,當生何處?佛告摩訶男:莫恐、莫怖!命終之後,不生惡趣,終亦無惡。譬如大樹,順下、順注、順輸,若截根本,當墮何處?摩訶男白佛:隨彼順下、順注、順輸。佛告摩訶男:汝亦如是,所以者何?汝已長夜修習念佛、念法、念僧,若命終時,此身若火燒,若棄塚間,風飄日曝,久成塵末。而心、意、識,久遠長夜正信所熏,戒、施、聞、慧所熏,神識上昇,向安樂處,未來生天。(雜.九二二)
九、離欲、惡、不善之法,有覺、有觀,離生喜、樂,得初禪成就遊。諸梵身天者,受離生喜、樂。此二離生喜、樂無有差別,二俱等等。所以者何?先此行定,然後生彼。覺、觀已息,內靜、一心,無覺、無觀,定生喜、樂,得第二禪成就遊。
諸晃昱天者,受定生喜、樂。此二定生喜、樂無有差別,二俱等等。所以者何?先此行定,然後生彼。離於喜欲,捨無求遊,正念正智,而身覺樂,謂聖所說、聖所捨、念、樂住、空,得第三禪成就遊。諸遍淨天者,受無喜、樂,此二無喜、樂無有差別。二俱等等。所以者何?先此行定,然後生彼。樂滅、苦滅,喜、樂本已滅,不苦不樂、捨、念、清淨,得第四禪成就遊。諸果實天者,受捨、念、清淨樂。此二捨、念、清淨樂無有差別,二俱等等。所以者何?先此行定,然後生彼。(中.一六八)(意行經)
十、遊禪世俗通,至竟無解脫;不造滅盡跡,復還墮地獄。(增.八二)
十一、戒律[1]之法者,世俗常數;三昧[2](禪定)成就者,亦是世俗常數;神足[3]飛行者,亦是世俗常數[4];智慧成就者,此是第一之義。(增.三八三)
[1]戒律:防止佛教徒邪惡的法律,如五戒、十善乃至二百五十戒是。
[2]三昧:定。詳見第99頁三昧條。
[3]神足通:五通之一,又名神境智證通,或心如意通,即身如其意,隨念即至,可在一想念間,十方無量國土都能同時一一到達,變化無窮。佛十大弟子中,目犍連就是得了這種圓滿的神通而號稱為神通第一。參見第38頁五通條。
[4]世俗常數:意即世俗諦又名世諦,或俗諦,是世俗的道理的意思。
※禪定,可出現的神通能力。然而禪定與神通能力,都屬世俗之列,智慧正見的成就,才是首要最上。
十二、行八種之道,及七種之法:
(等見者;)若一心念正見者,念覺意不亂也。
等治者;念一心一切諸法,法覺意也。
等語者;身意精進,精進覺意也。
等業者;一切諸法得生,喜覺意也。
等命者;知足於賢聖之財,捨家財,安其形體,猗覺意也。
等方便者:得賢聖四諦,盡除諸結,定覺意也。
等念者:觀四意止,身無牢固,皆空無我,護覺意也。
等三昧者:不獲者獲,不度者度,不得證者,使得證也。(增.三六八)
※八種道,只指八正道;七種法,即是七覺支。
十三、諸惡莫作,諸善奉行: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。(增.序品)
※修行,就是不斷地淨化內心意念,除邪顛倒,去愚惑。而表現在行為上的,自然是諸惡莫作、眾善奉行。
十四、有世八法[1],隨世迴轉:利、衰、毀、譽、稱、譏、苦、樂。當求方便,除此八法。(增.三八七)
[1]八法:1.又名八風。見八風條。2.地水火風為四大,色香味觸為四微,人身是由四大假合而有,四大又由四微所成,所以總稱為八法。3.教、理、智、斷、行、位、因、果等叫做八法,而一切的法門,都不離此八法。八風又名(八法)即利、衰、毀、譽、稱,譏、苦、樂,因此八法常為世人所愛憎,而且又能煽動人心,所以叫做八風。
※(利、衰、毀、譽、苦、樂、稱、譏、就是中國典故裏的八風。)想一想:丟了筆財,讓我心疼了嗎?他人的責怪,讓我心情頑劣氣憤了嗎?朋友的讚美,讓我感覺特別愉快了嗎?病痛違心之事,讓我情緒低落到極點了嗎?受到委屈,覺得抑鬱難消,或抱怨不平了嗎?別讓自己被八風吹動了?
十五、舍利弗言:「云何焰摩迦!色[1]為常耶?為非常耶?」答言:「無常。」復問:「若無常者,是苦不?」答言:「是苦。」復問:「色若無常、苦,是變易法,多聞聖弟子,寧於中見我、異我、相在不?」答言:「不也,尊者舍利弗!」受、想、行、識亦復如是。
復問:「色是如來耶?受、想、行、識是如來耶?異色有如來耶?異受、想、行、識有如來耶?色中有如來耶?受、想、行、識中有如來耶?如來中有色耶?如來中有受、想、行、識耶?」焰摩迦比丘答言:「不也,尊者舍利弗!」(雜.一0六)
[1]色:一切有形象和佔有空間的物質。詳見第24頁色條。
※人們想捕抓生命中存在某種不會被改變的本質是「真我」,亦在五蘊中尋找這個本質,是盲茫迷失且不如法的。
十六、云何見色是我?得地一切入處正受觀已,作是念:地即是我,我即是地,我及地唯一無二,不異不別。如是,水、火、風、青、黃、赤、白,一切入處正受[1]已,作是念:色即是我,我即是色,唯一無二,不異不別。如是,於一切入處,一一計我,是名色即是我。
云何見色異我?若彼見受是我,見受是我已,見色(想、行、識)是我所,是名色異我。
云何見我中色?謂見受是我,色(想、行、識)在我中,是名我中色。
云何見色中我?謂見受即是我,於色(想、行、識)中住,入於色,周遍其四體,是名色中我。(雜.一一一)
[1]正受:想心都息,緣慮並亡,與三昧相應的禪定,叫做正受。
※何以說色不是我呢?那是在色以外,如受、想、行、識等中,去尋找我,而把色,成是我所擁有的。何以說色是含在我中呢?那是在色以外,如受、想、行、識等,去尋找我,而把色,也當成是我的一部份。為什麼會說色中有我呢?那是在色以外,如受、想、行、識等,去尋找我,而以為,這是安住在色當中的。
十七、有五法,多所饒益,修安那般那念:
(1)住於淨戒。
(2)少欲、少事、少務。
(3)飲食知量,多少得中,不為飲食起求欲想,精勤思惟。
(4)初夜、後夜,不著睡眠,精勤思惟。
(5)空閑林中,離諸憤鬧。(雜.八一三)
※安那般那,譯為出入息,是將注意力,集中於自己呼吸的修行方法,其目的,可鍛鍊自己的專注能力。專注能力強,才能進一步培養正確敏銳的修行。生活忙碌、意欲紛飛群體、雜沓、逸遊,對修行不利。
十八、(1)當親近善知識,(2)當聞法,(3)當知法,(4)當法法相明。此四法,多饒益人。(增.二一六)
十九、流者,謂八正道。入流分者,有四種:謂(1)親近善男子,(2)聽正法,(3)內正思惟,(4)法、次法向。
入流者成就四法:謂(1)於佛不壞淨,(2)於法不壞淨,(3)於僧不壞淨,(4)聖戒成就。(雜.八六七)
※當珍惜親近善知識的引導,多思惟法,一步步的實踐法。
二十、猶如有人自己沒溺,復欲渡人者,終無此理。己未滅度,欲使他人滅度者,此事不然。(增.四二六)
※要影響周遭的人,入於正法,當從自己合乎正法做起吧!
二十一、雖誦千章,不義何益?不如一句,聞可得道。
雖誦千言,不義何益?不如一義,聞可得道。千千為敵,一夫勝之;未若自勝,已忍者上。(增.二七五)
※廣學多聞的目的,重在改造自己,淨化自己,並不是作學問的堆疊。
二十二、猶如有人身被毒箭,作是念:未可拔箭,我應先知彼人如是姓、如是名、如是生?彼人竟不得知,於其中間而命終也。
世有常,我不一向說此,何以故,我不一向說此?此非義相應,非法相應,非梵行本,不趣[1]智、不趣覺、不趣涅槃,是故我不一向說此。
何等法我一向說耶?此義我一向說:苦、苦集、苦滅、苦滅道跡,我一向說。以何等故,我一向說此?此是義相應、是法相[2]應、是梵行本,趣智、趣覺、趣涅槃。(中.二二一)(箭喻經)
[1]趣:趣向的意思,眾生受報,皆由因趣果,故六道又名六趣。「趣寂」謂二乘人趣向於寂滅的涅槃。
[2]法相:諸法顯現於外各別不同的相。
※到弄清楚,那隻傷人毒箭的來歷,才肯拔箭面對傷勢,接受醫治,恐怕早已病入膏肓了!修行者,切莫將生命,浪費在尋求與自、他身心淨化無關的領域裡。
二十三、有四大廣演之義:所謂1契經[1]、2律、3阿毗曇(論法)、4戒。(增.二四九)
[1]契經:契合眾生的根機而且契合真理的經文,即佛經。「契機」是契合眾生的根機。「契理」指契合真理。
※這是《阿含經》中,判斷是否合乎佛法的基本態度。四大標準中,沒有「人」的因素。
二十四、人身難得,唯當行法、行義、行福,於佛法教,專精方便。(雜.一一三0)
※這是佛陀肯定「人道難得」,與波斯匿王間的問答。人身難得,可別虛混歲月,讓這輩子白走一遭啊!
二十五、當知:三十三天著於五欲,彼以人間為善趣;於如來法得出家為善利,而得三達。所以然者:諸佛世尊,皆出人間,非由天而得也。(增.三00)
二十六、尊者阿難答曰:我等不依於人,而依於法。(中.一四五)(瞿默目揵連經)
※「依法不依人」,這是以真理為先的理性態度。
二十七、阿難!汝謂佛滅度[1]後,無復覆護,失所持耶?勿造斯觀!我成佛來所說經、戒,即是汝護,是汝所持。
[1]滅度:即涅槃。滅是滅見思塵沙,無明三種惑,度是度分段變易兩種生死。參見第32頁滅條、第146頁寂滅條。
※這是佛陀入滅前,所留下來的最後教誡。佛陀所說的經、戒,是修行者應當銘記在心常當擁護奉持,並常反省檢討的。
玖、佛陀為阿那律穿針[1]
◎佛學名詞和字義:
[1]佛陀為阿那律穿針:阿那律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,初出家時,曾於佛說法中酣睡,被佛叱責,遂立誓不眠,因而罹患眼疾,導致失明。後以修道精進,心眼漸開,成為佛弟子中天眼第一。阿那律縫衣裳時,因眼疾不能穿針引線,希望有阿羅漢來為自己穿針。佛陀以天耳清淨,聽聞此聲,於是來到阿那律的身旁,願為阿那律穿針。此事記載於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一。
聞如是:一時,佛在舍衛國,衹樹給孤獨園。爾時世尊與無央數百千萬眾而為說法。爾時,阿那律在彼坐上。是時阿那律在眾中睡眠。爾時佛見阿那律睡眠,便說此偈:
受法快睡眠 意無有錯亂 賢聖所說法 智者之所樂
猶如深淵水 澄清無瑕穢 如是聞法人 清淨心樂受
亦如大方石 風所不能動 如是得毀譽 心無有傾動
是時,世尊告阿那律:汝畏王法及畏盜賊而作道乎?阿那律報曰:不也世尊。佛告阿那律:汝何故出家學道?阿那律白佛言:厭患此老病死愁憂苦惱,為苦所惱故欲捨之,是故出家學道。世尊告曰:汝今族姓子,信心堅固出家學道,世尊今日躬自說法,云何於中睡眠?
是時,尊者阿那律即從座起,偏露右肩,長跪叉手白世尊言:自今已後形融體爛,終不在如來前坐睡。
爾時尊者阿那律達曉不眠。然不能除去睡眠,眼根遂損。
爾時世尊告阿那律曰:勤加精進者,與調戲蓋相應,設復懈怠與結相應。汝今所行當處其中。
阿那律白佛:前已在如來前誓,今不能復違本要。
是時世尊告耆域曰:療治阿那律眼根。耆域報曰:若阿那律小睡眠者我當治目。世尊告阿那律曰:汝可寢寐,所以然者,一切諸法由食而存,非食不存。眼者以眠為食,耳者以聲為食,鼻者以香為食,舌者以味為食,身者以細滑為食,意者以法為食。我今亦說涅槃有食。
阿那律白佛言:涅槃者以何等為食?
佛告阿那律:涅槃者以無放逸為食,乘無放逸得至於無為。
阿那律白佛言:世尊雖言眼者以眠為食,然我不堪睡眠。
爾時阿那律縫故衣裳,是時眼遂敗壞,而得天眼[1]無有瑕穢。是時阿那律以凡常之法而縫衣裳,不能得使縷通針孔中。是時阿那律便作是念:諸世間得道羅漢當與我貫針。
[1]天眼:天上人的眼,能夠看得很遠,為五眼之一。天眼有兩種,一種是從福報得來,如天人;一種則是從苦修得來,如阿那律所得的天眼是。
是時世尊以天耳清淨聞此音聲:諸世間得道阿羅漢者當與我貫針。
爾時世尊至阿那律所而告之曰:汝持針來,吾與貫之。阿那律白佛言:向所稱說者,謂諸世間欲求其福者與我貫針。世尊告曰:世間求福之人無復過我。如來於六法無有厭足,云何為六?一者施[1],二者教戒[2],三者忍[3],四者法說義說[4],五者將護眾生[5],六者求無上正真之道[6]。
[1]「施」:三種施,(一)財施(以財物醫藥,療救眾苦)、(二)法施(使一切眾生,悟見宇宙人生真理)、(三)無畏施(令眾生免於恐懼)。
[2]教戒:持戒息滅一切惡不善法,得獲安樂,邪惡不侵, 身心清淨莊嚴,佛陀教育因持淨戒而成就,戒令眾生如意、吉祥、歡喜、清涼。修持戒律眾善降臨得甘露法,證無上菩提。
[3]忍:若人罵我、害我,乃至刀杖、拳頭、瓦石相向,節節支解於我,我念念施予,是名忍辱。
[4]法說義說:演說法而甘露教化眾生,不說戲論、外道法義。
[5]將護眾生:令一切眾生入佛智慧、悟無生※,眾生未度※盡,永不疲厭。
※無生:不生不滅的意思,也是涅槃的道理。「無生忍」又稱無生法忍,是把心安住在不生不滅的道理上。忍就是把心安住在道理上而不再動搖的意思。「無生智」1.阿羅漢果的智。2.菩薩證悟無生真理的智慧。「無生法」是不生不滅之法,亦即真如涅槃的道理。「無生之生」謂諸佛已無生死,但為了渡眾生,無生而生,非滅示滅。
※度:1.與渡同義,如舟子渡人過海的意思。2.出或離的意思,出是出離世俗,離是脫離生死。「度生」濟度眾生。
[6]求無上正真之道:所有福德,迴向※無上正等正覺,普度一切眾生。
※回向:回是回轉,向是趣向,回轉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於其他方面,叫做回向。回向約可分為三類,即回因向果,回事向理,回自向他。「迴向」是把自己所修的種種功德,全部貢獻出來,普遍到法界中去。「回心向大」又名回小向大,即把本來的小乘心回轉過來以趣向於大乘的佛道。「回光返照」1.反省的意思。2.指病人垂死突然稍微好轉的現象。「回心戒」圓頓戒的別名,即回轉從前的小乘心以趣向於大乘道的人所受的戒律。
是謂阿那律,如來於此六法無有厭足。阿那律曰:如來身者真法之身[1],復欲更求何法?如來已度生死之海,又脫愛著,然今日故求為福之道?世尊告曰:如是阿那律,如汝所說,如來亦知此六法為無厭足。若當眾生知罪惡之原,身口意所行者,終不墮三惡趣;以其眾生不知罪惡之原,故墜墮三惡趣中。
爾時,世尊便說此偈:
世間所有力 遊在天人中 福力最為勝 由福成佛道
是故阿那律,當求方便得此六法,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。
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(大正、四、七一八)
[1]真法身:「真身觀」是觀經所說十六觀之一,即觀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之佛身。「真法」指真如實相之法。「真法界」是真實不虛的法界,與真如同義。
※佛陀教導阿那律,求福不厭,用資成就無上正真之道。世尊入滅百年後,賢聖先後入滅,很多人誤解阿含經,以為佛陀於中不教菩薩法,不說無上殊勝語,以為阿羅漢但求自了偏空。這些都是錯誤的觀點。
附錄:佛說當來變經
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
聞如是。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與大比丘眾俱。比丘五百及諸菩薩。
爾時世尊告諸比丘。將來之世當有比丘。因有一法不從法化。令法毀滅不得長益。何謂為一。不護禁戒。不能守心。不修智慧。放逸其意。唯求善名不順道教。不肯勤慕度世之業。是為一事。令法毀滅。
佛告比丘。復有二事令法毀滅。何謂為二。一不護禁戒。不攝其心不修智慧。畜妻養子放心恣意。賈作治生。以共相活。二伴黨相著。憎奉法者。欲令陷墮。故為言義。謂之諛諂。內犯惡行。外佯清白。是為二事。令法毀滅。
佛告諸比丘。復有三事。令法毀滅。何謂為三。一既不護禁戒。不能攝心。不修智慧。二自讀文字。不識句逗。以上著下。以下著上。頭尾顛倒。不能解了義之所歸。自以為是。三明者呵之。不從其教。反懷瞋恨。謂相嫉妒。識義者少。多不別理。咸云為是。是為三事。令法毀滅。
佛告諸比丘。復有四事。令法毀滅。何謂為四。一將來比丘已捨家業。在空閑處不修道業。二喜遊人間憒鬧之中。行來談言。求好袈裟五色之服。三高聽遠視以為綺雅。自以高德無能及者。以雜碎智比日月之明畜已。四不攝三事。不護根門。行婦女間。宣文飾辭。多言合偶。以動人心。使清變濁。身行荒亂。正法廢遲。是為四事。令法毀滅。
佛告比丘。復有五事。令法毀滅。何謂為五。一或有比丘。本以法故出家修道。廢深經教十二因緣三十七品。方等深妙玄虛之慧。智度無極。善權方便。空無相願至化之節。二反習雜句淺末小經。世俗行故。王者經典亂道之原。好講此業。易解世事。趣得人心令其歡喜。因致名聞。三新聞法人。淺解之士意用妙快。深達之士不用為佳。四天龍鬼神不以為喜。心懷悒慼口發斯言。大法欲滅故使其然。捨妙法化反宣雜句。諸天流淚速逝而去。五由是正法稍稍見捨無精修者。是為五事。令法毀滅。
佛告比丘。吾滅度後。有此邪事十五之亂。令法毀滅。一何痛哉。若有比丘欲諦學道。棄捐綺飾。不求名聞。質朴守真。宣傳正經。佛之雅典深法之化。不用多言。案本說經。不捨正句。希言屢中。不失佛意。麤衣趣食。得美不甘。得麤不惡。衣食好醜。隨施者意不以瞋喜。攝身口意。守諸根門。不違佛教。念命甚矩恍惚以過。如夢所見。覺不知處。三塗之難不可稱計。勤修佛法。猶救頭然。五戒十善六度無極。四等四恩智慧善權。咸可精行。雖不值佛世。出家為道。學不唐捐。平其本心。愍念一切。十方蒙恩。佛說如是。諸比丘悲喜前自歸佛。作禮而去。
附錄:生活銘記要點:
1 欲貪是繫。
2 興欲愛想,便生欲愛,長夜習之,無有厭足。
3 未離欲者,為欲愛所食,為欲熱所熱。
4 若愛生時,便生愁慼、啼哭、憂苦、煩惋、懊惱。
5 欲從想生,以興想念,便生欲意。
6 骨鎖、肉聚、蜜塗利刀、果繁折枝、假借不久。
7 此身觀悉無常,都無所著。
8 雪揣、土坏、野馬、空拳、聚沬、浮泡、芭蕉。
9 諸法無常,有為,心因緣生,彼於異時一切悉無。
10無常想者,能建立無我想。
11不欲令如是,不令如是。
12無常、苦、空、非我。
13心不專定,心迴轉疾,當降伏心意,令趣善道。
14不隨心自在!
15不顧聲、色,護持油缽。
16隨時蔭餾,消息冷暖。
17行住坐臥,眠寤語默,皆正知之。
18善調琴弦,不緩、不急。
19隨順覺。
20頗起欲、恩愛、愛念、著不?
21不受、不取、不味,護六根。
22不顧念過去,不欣樂未來,不染著現在。
23飲食知節,趣欲支形。
24利、衰、毀、譽、稱、譏、苦、樂?
25來者不歡喜,去亦不憂慼。
26捨離重擔,離諸有結。
27於諸世間無所取!
28唯生身受,不生心受,不被第二毒箭。
29於樂受,貪使不使!
30於苦受,恚使不使!
31不苦不樂受,癡使不使!
32寂靜、清涼、真實。
33雖生世間,不為世間著!
34不惡語言,便不瞋恚。
35自不作惡業,惡業何由生?悔過漸復薄!
36起苦、樂心,是名味。
37無常、苦、變易法,是名患。
38調伏欲貪、斷欲貪、越欲貪,是名離。
39向厭、離欲、滅盡,是名法、次法向。
40我勝、我等、我劣,作如是想而不見真實。
41不復見我,唯見正法。
42當捨是法,況非法耶?
43念欲惡;惡念欲亦惡;斷貪,亦斷著。
44自通之法:我若所不喜,他亦如是!
45唯忍能止諍,無怨能勝怨。
46因欲緣欲,展轉共諍。
47莫令我異於世人。
48有因有緣世間集,有因有緣世間滅。
49若見緣起便見法。
50皆由因緣合會生苦,若無因緣,諸苦便滅。
51此苦生時生,滅時滅。
52持此咒令脫我苦耶?
53當觀空無法,此名禮佛義。
54陰界入無我,乃名第一供。
55人身難得,人間為善趣。
56依法,不依人。
57自依、法依、不異依。經、戒,是護、是持。
附錄:印光大師開示
無論在家出家。必須上敬下和。忍人所不能忍。行人所不能行。代人之勞。成人之美。靜坐常思己過。閒談不論人非。行住坐臥。穿衣吃飯。從朝至暮。從暮至朝。一句佛號。不令間斷。或小聲念。或默念。除念佛外。不起別念。若或妄念一起。當下就要教他消滅。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。縱有修持。總覺我工夫很淺。不自矜誇。只管自家。不管人家。只看好樣子。不看壞樣子。看一切人都是菩薩。唯我一人實是凡夫。果能依我所說修行。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。南無阿彌陀佛!
回向
誦經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回向
普願沉溺諸有情 速往無量光佛剎
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
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
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
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